(原标题:这个博物馆不“一”般)
方言上墙趣味多。罗大庆 摄
□保定日报记者 苏兰生 李萌
珍馐美味,回味无穷。9月22日,作为第六届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六有”主题系列活动之一,“保定有味”十大宴席展在保定宴饮食博物馆展出。保定宴、荷花宴、一品保府宴等,成为来客了解厚重保定的一个窗口,给人留下独特印记。记者在熙熙攘攘客流中走进博物馆看到,人们在一站式游赏中体验到吃的、看的、听的等多般乐事儿。
在保定宴饮食博物馆一楼,客人看一台地方特色戏演出。李萌 摄
这是一个“食盒”中的博物馆,外观设计像旧时光里的外卖提盒。一楼的几条室内小街巷里分别建有几个小门,写着非遗老字号一条街、保定名吃等字样,小街各店面的门头挂着幌子,让人颇有穿越时空之感。
非遗小吃街人流如织。罗大庆 摄
在非遗老字号一条街,可见榆皮面饸饹、中国舒化羊汤、保定豆腐,传统现做手工粉、石磨坊、真素斋,稻香村、漕河驴肉火烧、牛肉罩饼……徜徉其中,饭味飘香,挑逗味蕾。登上二楼,各种面食、火锅等门店前都排成长队,给乘兴前来的人舌尖上的满足。
“保定有味”十大宴席展之保定宴。李萌 摄
看戏,也叫听戏。在一楼大厅,围坐四方桌前的食客们,正津津有味地看一台地方特色浓郁的河北梆子大戏。舞台上,演员来自各个保定剧团,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尽显功底;大家边听戏、边讲戏,深切感受保定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晨钟暮鼓,报出一座博物馆每天的轮回时辰。早上的开城仪式,入夜的点灯仪式,还有古装巡游、旗袍舞、高手在民间演出,以及小剧场、微电影、皮影,再现保定古城的历史过往。
荷韵飘香的荷花宴。李萌 摄
饮食博物馆内,书香扮浓直隶文化氛围。在二楼莲池饮食书院,藏有1万本明、清和民国时期图书,其中很多是饮食类善本。郭子康是藏书官员,她说:“这些图书都来自一个人几十年的个人收藏。”这些古籍中,有不少厚厚的古代、近代的菜谱,其中《烹饪千种》《随园食单》《美味求真》见证遥远时代吃的讲究;各种外文饮食技艺、厨房管理经验,也摆满一排排书柜。此外,人们轻点数字书库屏幕,眼前是一座城市的浩瀚饮食知识。
保定宴饮食博物馆里的文艺调。罗大庆 摄
拓片、绘画、古筝、快板……在这里,人们长见识、学技艺、听妙音。然而,还不只这些,博物馆建有各种标准的客房,装饰豪华的会议厅也经常举办研学活动。郭子康说,博物馆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功能区分“靴城博物馆”“中华老菜谱博物馆”“餐饮瓷器博物馆”“保定非遗老字号餐饮小吃博物馆”四部分,馆内的新老物件和建筑构成靴城记忆、市井街巷、亭台楼阁、园林书院和网红打卡、国潮国风等多种业态。谈到博物馆的建设初衷,河北玉兰香保定会馆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连起说:“这个饮食博物馆融合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保定军校、西大街、老马号、红色旅游和传统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一站式文化旅游消费的新名片,以此来展示品位保定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