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之魅<200> | 百年传承,“戏苑奇葩”)
“忽听谯楼起二更,西院探亲走一程。
迈动金莲走的快,弟妹家门面前迎……”
这是讲述包拯断案故事的
横岐调传统剧目《大降香》
剧情起伏跌宕,唱腔高亢幽婉
即使不爱听戏的人儿
也会被它的音韵深深吸引
今天
我们走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涿州横岐调
横岐调源于北方俗曲
因长期流传在涿州横岐村而得名
是一个历史悠久
且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
剧种起源
涿州横岐调
横岐村位于涿州以西四十余里处,因村庄自然分落,又分为南横岐、北横岐和西横岐。
横岐村西依太行山麓,东临北拒马河南支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质朴,是横岐调剧种的发祥地。
据当地老艺人们相传,远在明朝万历年间(约在1580年以后),有刘姓兄弟俩逃荒流落到这一带。兄弟俩在横岐村及附近村庄以给各家打短工(主要是铡草)和教唱小曲为生。他们所唱曲调在当地颇受喜爱,村民们竞相学之,乡首迎合村民之意,出面给予组织,使之逐步发展成一个唱坐腔的班子。
经过一段漫长成长过程后,坐腔班演出时化妆扮戏,分角色、行当唱演剧目,完成了向戏班过渡的演变,横岐调从此声名远扬。
唱腔特色
涿州横岐调
横岐调虽属地方剧种,但善唱以生、净为主的袍带大戏,其中以演唱神话戏居多。唱本多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等。
演出时,由检场的人负责放烟火,扮演精灵鬼怪、鸟兽鱼龙的演员个个头戴面具,在大锣、大钹、大铙的敲击声中,于烟火弥漫的舞台上下翻腾,场面甚是红火。
老艺人们还把一些历史演义、历史故事、古典小说编成戏,作为自己的演出剧目。编剧时你一言、他一语,形成口头上的剧本,然后经过拉场子试排,加以改动,才搬上舞台正式演出。
横岐调属弦索腔系统,其基调是河北民间俗曲,曲调委婉而多装饰;早期文场乐器以四胡、三弦为主,武场所用大镲、大铙、大锣与河北民间花会“十幡会”“吵子会”相同。
横岐调受当地语言和民间乐曲的影响,在发展中曲调逐渐增多,如旦角的唱腔中,官旦唱“大尖调”;闺门旦、丫鬟等唱“小尖调”;青衣唱“大悲调”;闺门旦在特定剧情中可唱“小悲调”;小彩旦唱“狂调”;老彩旦唱“老调”……
横岐调唱腔基本是上下句重复着唱。由于曲调的限制,剧中唱句的字数如果过多,则不便于演唱,故横岐调善于演唱七字句的句式。
传承发展
涿州横岐调
横岐调戏班内以老带新,教师口授身教。戏班的演员及文武场等成员全部来自本村村民,他们的子女或进戏班为艺徒,或在家中向父辈学艺,子承父业,代代如此,世世相传,形成了横岐调剧种向前发展的特有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横岐调剧团配合各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排演了一批新戏,并增加了女演员,改变了由男演员扮演旦角的历史。
1968年,南横岐拆掉旧戏楼,在戏楼旧址南三十余米处建造了新戏台。在全国恢复传统戏之际,横岐调枯木逢春,重新焕发了生机。南横岐村为此专门召开会议,一致决定恢复传统戏,重组剧团。该村出钱为剧团添置了戏装、乐器,请老艺人回团教戏。一些年过花甲的老艺人,不顾年事已高,热情为青年演员教戏,并登台演出。
1981年,文化部在涿州召开“京、津、沪文艺座谈会”期间,调该团为会议演出。7月23日晚上,演出了《小姑贤》和《黄河阵》中“三霄女采药苗”一场,文化部及与会的文艺界人士观看了演出,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84年至1986年期间,涿州市文化局组织专门班子,对横岐调剧团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色进行实地调研,所撰《横岐调概貌》一文被收入《河北戏曲资料汇编》及《中国戏曲大辞典》。
1986年8月,由省文化厅、地区文化局、市文化局组成的《戏曲志》编委会、《戏曲音乐集成》编委会,对横岐调进行联合考察,并录像存档。
2006年6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横岐调剧种名列其中。
可喜的是,在历史的变迁中,南横岐村的乡音未改,民风依旧,村民们仍然将横岐调视为祖传基业,给予世代传承。
横岐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横岐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剧团给予大力支持,添置服装道具,招收新演员,排练新剧目,为横岐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横岐调
在它的发祥地
继续汲取着赖以生存的滋养
在村民们世世代代的传承中
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