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对接不打烊 金融服务暖人心
三河市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助企纾困
解决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资金链是企业命脉,确保资金周转顺畅是企业生存的前提。3月中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三河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配合防疫工作对域内加强管控,造成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骤增,企业急需的“资金血库”频频亮起警示灯。
在按下发展暂停键的时期,三河市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三河金服)没有停下脚步,时刻为企业“迈门槛”提着心,全体员工每天早晨到位,围绕“当下疫情环境如何快速帮助企业正常运转”部署规划每日工作安排,每晚总结当日工作中遇到难点,做到及时分析及时解决。三河金服还成立“特殊时期”五个线上工作小组,保障线上业务不停歇,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三河支行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操作B岗等方式完成ACS系统对账业务。石明 摄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三河支行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金融服务问题。石明 摄
成立“运营小组”,负责银企双方对接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助推平台和32家银行达成“线上对接不打烊,金融服务暖人心”的疫情专项方案,通过网络线上宣传等方式,吸引125家企业入驻平台,其中包含“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20家。96家企业发布2.35亿元的融资需求,成功对接放款2.1亿元。截止到3月底,该平台实现放款共计8.5亿元。
成立“审批小组”,负责快速审核企业注册信息,坚持随时在线保证入驻的每一家企业“即审即批”,并及时分配客服专员小组进行回访。
成立“回访小组”,负责根据审批小组分配的每一家企业做到及时对接,全面了解企业详细信息并快速匹配银行产品。并和银行信贷部经理商讨出适合其企业的线上融资方案,高效达成银企对接工作。
四是成立“技术小组”,负责保障平台网络门户畅通,所有企业注册平台的流畅性。在3月26日因专线网络故障导致平台运行反映慢,无法上传企业身份证及委托授权书上传不畅通等问题,技术小组第一时间联系专线网络公司技术员解决问题,并在当晚22:00得到有效解决。
成立“办公小组”,负责跟进平台PC端优化、小程序研发、企业数据画像优化、18家委办政务数据对接,线上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宣传文案及线上宣传方案、每日工作会议总结。
图为三河金服工作人员正在运营金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三河金服所有小组成员在疫情封控期间随时在线高效工作,为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回款不畅通、流动资金吃紧等问题及时对接,并与域内32家银行机构团结协作,开展企业复工复产资金支持,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在此期间,三河市骏隆客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迫切想要解决融资问题,当晚9点联系到平台负责人.平台负责人迅速召开视频会议,商讨企业融资方案,客服专员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经了解得到以下信息:该企业主要负责运营省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内班车客运、制定通勤商务班车、汽车租赁、校车管理、校车服务等业务,疫情管控期间部分客车停运,该企业20辆客车由于分期贷款购买,同时需要每月支付贷款利息,企业因疫情原因没有及时回款,造成资金困难。三河金服通过信息检索引导企业负责人注册平台,基于三河金服平台有着丰富的企业画像功能,推荐了几款利息低、适合该企业的贷款产品,最终快速为其匹配2款适合企业的金融产品。“邢台银行三河燕郊支行——祥牛.知心微贷”和“三河蒙银村镇银行——信易贷”两个产品。客服专员及时与银行客户经理取得联系对接了企业的详细情况于次日成功授信融资5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企业负责人非常高兴地说:“这下有了充足的流动资金,在这个平台贷款真是方便,我已经把它推荐给了几个朋友。”
三河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是廊坊域内功能完备、覆盖融资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三河域内企业提供精准的线上融资对接服务,该平台整合了银行、抵押、质押、普惠信用贷款等148个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让企业像逛超市一样可以做到“贷比三家”,选择最合适的产品和银行。与此同时,该平台通过接通税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院、住房公积金等多个部门政务数据,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增信服务,让银企精准对接、银行“敢放敢贷”。
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三河金服平台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做好受困企业及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银行机构对受困企业融资制度供给,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及诉求,积极提供金融支持与帮助:针对疫情期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企业,强调保持对企业信贷的稳定性;对于疫情期间还本付息的企业,做到时间上面的宽限;对于当月付本还息的企业,等到疫情稳定下来,采取减免滞纳金、等政策强化金融支持。
金融科技赋能,智能享未来。企业通过三河金服平台贷款,与以往贷款有了很大的不同,即企业不用反复跑银行,不用漫长的等待审批——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通讯员 贾可玉 张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