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保定讯 “咱们山地转播中心医疗站的女同志一个顶俩,真是好样的!”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中方工作人员对医疗站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三位“女将”赞不绝口。
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位于著名的“雪如意”旁,是古杨树场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国内新闻媒体和多个国家新闻媒体团队赛事采访报道的大本营。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冬奥会、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团队59名队员中有25名女队员,分别在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冬残奥村综合诊所和K2医疗站工作。山地转播中心医疗站是由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并主责运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保障团队从今年1月7日进驻山地转播中心医疗站至今,圆满完成了冬奥会赛时医疗保障任务,目前正在担负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工作,而团队中的三名“女将”以实际行动在医疗保障岗位上铿锵绽放。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驻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医疗保障队员、护理骨干李艳玲从事消毒工作。
冬残奥会开赛以来,山地转播中心内国内和多个国家新闻媒体云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冬残奥会医疗保障队员、护理骨干李艳玲说:“我们的保障对象不是各国参赛运动员,主要为进行赛事报道的中外新闻媒体记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中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在李艳玲看来,医疗站医疗保障工作更具挑战性,各国新闻媒体会用“放大镜”检验医疗站的医疗保障工作,医疗站更是展示中国医务人员良好风采的对外窗口。记得在冬奥会期间,李艳玲接待一位外籍记者就诊,这名外籍记者对就诊很满意,他特别提到李艳玲没有急于测量血压,而是让自己平静一下再测。这名外籍记者表示自己不太相信电子血压计,李艳玲便又拿出了传统的台式水银血压计为他重新测量,并用手捂热听诊器,这些细节让外籍记者非常感动和满意,赞扬李艳玲专业精神而且非常有耐心。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驻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医疗保障队员、护理骨干蔡红云接诊中方工作人员。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冬残奥会医疗保障队员、护理骨干蔡红云表示,服务冬奥会、冬残奥会医疗保障,护理人员依然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每天蔡红云身着防护服情况下工作步数都在上万次左右,为不影响工作蔡红云说她和队友上岗前几乎不再进食饮水。而防护装备也会给诊疗操作带来困难,这些蔡红云和队友都一一克服。有一位上年纪的中方工作人员由于血压始终不稳定多次前来就诊,每次蔡红云都是热情接诊,与医生一起为她调整降压用药,这位中方女性工作人员加了蔡红云的微信,蔡红云每天与她进行微信沟通指导用药,蔡红云说:“我是具有心血管专科资质的护士,在健康宣教方面有着优势,中方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为他们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一来二去,蔡红云与这名中方工作人员结成“忘年交”, 这名中方工作人员说:“闺女,给你添麻烦了,你啥时不戴防护,让我看看……。”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驻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医疗保障队员、护理骨干赵思思在认真整备救护车内急救设备。
赵思思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冬残奥会医疗保障队员、护理骨干,每天她会对山地转播中心医疗站救护车进行整备,对车内配备的除颤仪、呼吸机、心肺复苏机、气管插管装置、吸氧装置、心电图机、吸痰器、外科急救箱和内科急救箱等抢救药品和抢救设备用心维护,她说:“这些救命的药品和设备必须能在抢救的关键时刻发挥效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山地转播中心医疗站救护车多次执行紧急转运任务,车上抢救设备和物品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赵思思也多次跟车完成转运任务。
冬残奥会开赛后,李艳玲、蔡红云、赵思思三名“山地女将”依然保持高昂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医疗保障工作,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医疗官、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基本外科主任靳小石赞扬道:“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的‘山地女将’个个顶呱呱棒!”(李健 肖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