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马头营镇2.4万余亩水稻迎来收获期。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投入水稻收割工作,田野间一派繁忙景象。这片曾经土壤盐碱化严重、利用率低的土地,如今已变成稻谷飘香的“粮仓”。
走进马头营镇郭庄子村的稻田,抬眼望去,满目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几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里穿梭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脱粒一气呵成,金黄的稻粒从收割机出粮口落下,很快就被装运上车。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
“今年雨水多,光照充足,水稻长得特别好,你看这谷粒多饱满!”种植大户陈志勇手拿新种的稻谷,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我家种了4000多亩水稻,预计亩产能达到1500斤,今年又是个好年景。”
马头营镇作为乐亭县的沿海大镇,盐碱地占比较高,面对这一农业发展瓶颈,该镇积极寻求破解之道。“多年来我们深耕水稻种植,通过推广优质品种、科学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不断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马头营镇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镇水稻种植面积达2.4万余亩,主要以耐盐碱的“盐丰”系列水稻品种为主,平均亩产量可达1500斤,最高亩产可达1700斤左右。
破解盐碱地难题只是第一步,带领群众致富才是根本目标。为此,马头营镇鼓励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抱团发展,整合零散土地,统一发包给种植大户,进行统一规划、经营,走出了一条盐碱地变金色“粮仓”、“小田变大田”、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记者:纪爽 张建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