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乐亭县中青班打造“信访实践课堂”,62名学员分成20个小组,通过理论学习、入户走访、个案化解、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参与了信访治理工作,进一步锤炼了化解信访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综合能力。
政策筑基,理论赋能,练好“基本功”。信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通晓政策法规、熟悉办理流程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功”。乐亭县中青班安排了理论课程——《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学员们深入学习《信访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系统了解了信访工作实务要求。同时,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每个小组包联一个信访积案,不断扎实工作作风,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在信访工作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线下沉,实战练兵,架起“连心桥”。信访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联动性,强化沟通协调是化解信访矛盾的“连心桥”。学员们深入下沉到职能单位信访股室、一线信访工作者、信访老户中,全面了解包联信访积案问题、特点、根源等,一同探讨取得的经验收获和问题困惑。通过扎实、有效的调研,大大提升了与群众当面沟通交流、分析判断和协调处置各类“疑难杂症”矛盾的能力。
集思广益,复盘提升,绘就“路线图”。信访工作表象在“访”、实质在“情”、关键在“法”,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是科学化解信访问题的“路线图”。学员们通过聚焦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思考、反复研讨交流,针对每组包联信访案件,提出了一系列化解的思路、建议。从“共情”到“共识”,从“治标”到“治本”,大家深深意识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是关键所在,要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信访工作现代化法治化。
学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战线中,从此次信访实践课堂中汲取力量,持续提升服务为民的能力,让信访群众感受到更多温暖和尊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乐亭篇章贡献中青年干部的应有力量。(来源:乐亭县中青班临时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