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渤海湾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救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温暖的光芒。近日,乐亭县近海救援协会副会长、渔民王敬江在出海捕捞作业时,果断出手,勇救山东莱州遇险者,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爱之歌。
4月30日下午,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王敬江如往常一样驾驶着渔船,专注地进行着捕捞作业。突然,不远处一艘快艇打破了海面的平静。只见快艇在海面上剧烈摇晃,如同狂风中飘摇的树叶,船上还不时传来急切的呼救声。这一声声呼救,像重锤般敲击着王敬江的心。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下令让工人们抛下渔网,驾驶渔船朝着快艇疾驰而去。
“当时听见有人喊救命,我就让工人们把网扔下了,开船靠过去了。他说他的船漏了,里面都是水。我就把船贴近了,把人救起来了,又让他把贵重物品拿上来了,人安全以后,把他的船也拖回港了。” 回忆起当时的惊险场景,王敬江的语气依然平静,仿佛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在这平静的话语背后,是他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的果敢与担当。
死里逃生的被救者彭旭,在渔船靠岸后激动不已。通过电话采访,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的船漏水了,王敬江兄弟给我救起来了,特别感谢他。” 简简单单的话语,却饱含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救命恩人的无限感激。
面对彭旭的感谢,王敬江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常年在外赶海,碰到这种事我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渔民们骨子里的善良与担当。在茫茫大海上,他们深知每一次出海都充满未知与风险,也正因如此,他们更懂得生命的珍贵,更愿意在他人危难之时伸出援手。
这起跨越地域的海上救援,不仅展现了王敬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更彰显了大钊故里沿海渔民乐于助人、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在惊涛骇浪中,王敬江驾驶的渔船就像一座坚固的生命之桥,连接着生的希望。他用无私无畏的行动,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精神在渤海湾畔熠熠生辉,也为这个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当我们为这起救援故事感动时,也看到了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力量。王敬江只是千千万万渔民中的一员,但他的善举却照亮了整个渤海湾。愿这样温暖人心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知晓,也愿这份守望相助的精神能在更多人心中传递,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与希望!(记者:张建龙 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