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曹妃甸区第五农场锚定“三着力、三见效”,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全面赋能乡村振兴结硕果。先后获评唐山市党建示范场,河北省卫生乡镇,创新实践成果宣传片《乡村振兴党旗红》被中组部推介。
● 一着力强基固本,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见实效
筑牢坚固桥头堡 依托“互学互鉴·共促提升”党支部交流共建活动,充分发挥林港村等三个市级党建示范点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其他党支部精准对标、精心施策,不断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典型引路推动全场“示范共建、振兴连片”。
优选育强领头羊 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星级量化管理机制,通过“亮、晒、比、学”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近年来,农场2名村党支部书记获评“河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河北省“千名好支书”荣誉称号。
锻造过硬主力军 深化党员“双育”工程,充分发挥“红色轻骑兵”宣讲团作用,将党的路线方针、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用“农村嗑”讲述“新思想”,受到职工群众认可。实施“党员点单-支部派单-专家接单”订单培训,年举办培训28场次,培育助农“领头雁”150余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 二着力高质量发展,构筑乡村振兴产业支撑见实效
发展现代农业做示范 探索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技术合作”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坨东村党支部牵头p5虾苗钢结构温室标粗大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60余万元;润泽农业党支部创新“人-沼-有机农产品”生态微循环链,“雄泰”品牌享誉京津市场。
推动转移就业搞帮带 探索提升务工队伍组织化程度新路径,党员与群众结成“1+10”劳务对子,带领群众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擦亮五农场“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善攻坚”的务工队伍品牌。全场现有务工人员1412人,年增收7000余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当先锋 推行一站式全程无忧“保姆式”服务,鼓励农户“双创”,持续推动项目招引落地,切实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全场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2024年新增创业实体23家,签约企业2家,总投资1.21亿元。
● 三着力普惠民生,共享乡村振兴建设成果见实效
以人为本谋福祉 党委一班人扎实践行“四下基层”,下沉包联党支部、深入农户家中,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忧,有针对性谋划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20项,总投资达1500万元用于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受益村民达3800余人。
“双看传动”优环境 本着“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打造“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共建共享新模式,以“党员看干部、群众看党员”的形式汇聚起人居环境整治的磅礴力量,推动农场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颜”增“质”,坨东村获评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
强化治理保稳定。认真践行“枫桥经验”,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助发展”行动,组建15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帮助职工群众跑办各类事项1500余次,协调解决难点问题100余件,使农场在陡坨新村动迁、“渔光互补”省重点项目进驻的背景下,始终得以保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场,全年零进京赴省访”的良好态势。(通讯员:李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