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讯:一是以“清廉园地”建设工程为根,深度整合全区现有各类文化设施,找准曹妃甸区发展定位,促进廉洁文化与红色文化、优化营商化境、乡村振兴、港口文化等有机贯通,形成一场(镇)一特色、一行业一亮点,打造了以农垦记忆馆为区域精品,以王翠兰烈士陵园、南27#发现井石油精神教育基地、李家房子村廉洁文化长廊、李八廒村史馆等各类廉洁园地遥相呼应的清廉阵地群,布局合理、引人入胜,切实增强廉洁文化渗透力,大力弘扬崇德尚廉、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其中,聚焦七一等重要节期,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宣讲、观看红色评剧、重温入党誓词、瞻仰纪念碑、为烈士敬献鲜花活动,全区累计千余名党员赴现场实地接受思想洗礼,汲取信仰力量。
二是以“清廉之声”传播工程为翼,统筹用好报刊网络、微信电子屏、雕塑小品、彩绘墙体等各类载体,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融媒体矩阵,利用有形的抓手,激活隐形的文化传播点,线上线下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广泛宣讲廉政知识法规、我区勤廉楷模事迹、清廉园地简介、原创廉洁提醒等内容,推动“清风曹妃甸”品牌站得住、传得响。如,紧盯重要节期,利用廉政短信平台,向全区各单位一把手及其家属发送廉洁过节提醒短信2400余条;在干道街角、建筑围挡、车站商超等公共区域、传媒区域,多点位设立宣传牌、雕塑小品36个,小马扎、大喇叭广泛宣传宣讲,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及时接受指尖、身旁的廉洁教育。
三是以“清廉课堂”打造工程为魂,始终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重要内容,通过抓关键、抓系统、抓日常,打造面向领导干部的警示课堂、面向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廉洁讲堂、面向广大群众的日常学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层层织密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督促全区各单位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堂、年轻干部“青廉说”活动,开设网络专题培训班及宣讲3轮次,组织区四大班子领导赴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展馆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面向基层积极开展“全民学廉”知识竞答,累计3000余人次参与考试答题,精准分类、多措并举,切实推动廉洁意识入脑入心。
四是以“清廉佳作”弘扬工程为果,坚持主题活动融廉、道德模范引廉、文化精品传廉,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谈话、道德模范评选等,不断炒热廉洁氛围,一个月内累计开展廉洁谈话872场次3535人。同时,调动全区各单位、各类专业文艺团体、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凝聚廉洁文化建设合力,创作了一批优秀廉洁艺术作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进行文艺巡演下基层,使廉洁理念融入百姓生活,达到正心正行、化风成俗的效果。(通讯员:张银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