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我们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我们更应该砥砺奋进,不负时代机遇,不负时光。
通常人们评价一位青年干部合格与否的就是在为民服务中是否有真挚的情怀。这种情怀,不仅仅体现在心中有民,时时刻刻想着群众,更体现在脚下有“土”,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能够“俯下身子”,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会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不言而喻,为民服务呼唤一种真挚情怀。
青年干部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份真挚情怀,就会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人民群众就会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从最美逆行者朱海秀,年仅23岁瞒着父母奔赴疫情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奋战到底。再到搬砖男孩魏凯伦从小保家卫国,国防科大毕业后奔赴守护祖国边疆。最后到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在脱贫一线挥洒汗水、忘我奉献。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部分地区、部分党员干部却在为民服务中缺少这种真挚情怀,没有考虑民众的情感需求,甚至出现懒政、庸政不作为。从公交站牌太高不方便居民察看,到刷脸取厕纸的尴尬选择;从农村土路迟迟不修的不作为,到垃圾分类多年落实不到位……种种现象,反映出的问题要么是在公共服务中缺少同理心不能考虑群众的感受,要么是缺乏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意见收集与反馈机制不完善。更值得引起警惕的是,这些行为的背后出现了懒政、庸政、不作为。倘若不及时解决,更会产生诸多的“后遗症”。
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心里装着百姓,意味着要有同理心,多考虑百姓感受。青年干部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要多将心比心,想想自己遇到这类问题时,会有怎样的情绪,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帮助。同时,要有敬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这才是心里装着百姓的题中之义。除此之外,还要改善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能力,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这既需要党员干部注重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采取技术创新,加大政策落细落实,也需要各部门回归专业主义,以更具专注度的履职行为,实现对社会生活的精准介入与有效服务。
古人云:“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古至今兼济苍生一直是国人崇高的理想。及至今日,这种理想呼唤着青年干部心中有民,脚下有土,在为民服务中永怀一份真挚情怀、赤子之心。(小马庄镇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