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如今进入新时代,基层所涌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村民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面对这一困境,只有加强村级组织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
增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现在乡村不管在党员队伍方面,还是两委干部队伍方面,都存在着老龄化的情况,存在青黄不接,换届困难的断层风险。对于这一问题,村级组织工作应优先着重于拉进老党员与新党员、老干部与年轻干部的距离,营造培养年轻干部和年轻党员的和谐氛围,做好村里青年人才的发现、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村级组织应广泛开展了“干部包片、党员联户”活动,发挥年轻党员特长优势,设置了政策宣传岗、治安调解岗、扶贫帮困岗、村务监督岗、文明卫生责任岗等岗位,主动引导年轻党员承诺践诺,培养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共同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和谐乡村。
创新村级组织工作方式。目前,乡村的人口特征普遍为人口组成复杂,户籍分布广泛,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有隔阂。村里治理存在着群众意见分散、信息传递滞后、缺乏标准规范等难题。为解决人口复杂,社情复杂,党组织建设和小区治理等面临的诸多问题,应及时创新村级组织工作方式,通过设立不同的村民小组,划分不同片区,让村民小组协助政府处理片区问题,确保问题不出村,矛盾不扩大。不断推动村民组织和机关单位党建共享,机关党建带村民小组党建,提升村治理温度和居民自治能力。
改善村级组织工作方向。一个村能否长期延续下去,村民之间能否相处和睦,往往取决于村内的乡风是否优良。因此,村级组织工作的方向应侧重于在村务治理方面实现德治,维护好村里优良的乡风文明。村级组织应充分发挥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有效治理成为一种自觉。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村级组织工作应通过思想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后,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让好的风俗习惯落地生根。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强则国家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应增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创新村级组织工作方式、改善村级组织工作方向,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展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作者:女织寨镇人民政府 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