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乐亭县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重心,以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努力把绿色打造成为最鲜明的发展底色。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大气污染治理优秀等次,2021年度“压减地下水超采量”综合工作全市排名第1,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并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双碳”目标试验示范县,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入围2022年度“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第一轮候选城市。
强化生态理念,明晰绿色路径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工作遵循,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强化顶层设计。年初,将绿色发展年度目标分解成66项具体任务,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逐级逐项明确责任、任务和时限,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关键问题。优化落实机制。先后制发《乐亭县钢铁行业企业环境问题专项治理方案》《乐亭县露天禁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充实基层网格员队伍4130人,实行工作月考核排名奖惩制度,每月对考核排前2名的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园区给予奖励1万元,对考核排名后2名的单位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建强专班队伍。将县政府生态环境中心提级升格,从全县选派优秀科级干部到生态环保系统挂职,激发党员干部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创有目标、建有方向、干有动力,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组织有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筑牢生态屏障,优化绿色供给
以深入实施污染治理“九大攻坚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空气“优良率”、扩大水质“达标率”、增加绿化“覆盖率”。实施空气质量保障攻坚行动,截至7月10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5,全市19县区由好到差排名第5位,全省167县区由好到差排名第38位,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优良天数154天,占比80.63%,较去年同期增加16天。实施重点行业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完成河钢、中厚板、华阳热电、旭阳化工等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工程34项,年可消减二氧化硫2.16吨,氮氧化物307吨,烟尘33.47吨,一氧化碳7.55吨。实施扬尘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问题359个,截至7月10日,PM10平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69%。实施露天禁烧攻坚行动,顶格处罚露天焚烧14起,火点发生率同比下降45%。实施洁城洗厂攻坚行动,创新123联合编组作业法,联机、联动开展压茬式、地毯式冲、刷、扫、吸,累计出动机械设备3633台次,清运垃圾3500余吨。实施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深度治理,排查整改河湖“四乱”问题400余个。实施入海排污口整治攻坚行动,完成整治247个,取缔52个,剩余162个按照“一口一策”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实施地下水压采攻坚行动,大力推进水源置换、农业节水、蓄水补水、关井管井四大工程,新增2个压采项目,今年可再压采78万立方米,全省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排名由去年年底第50位上升至第23位。实施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完成绿化面积6200余亩,建城区新增园林绿地33.53公顷,新增公园绿地2.48公顷,新建口袋公园4个,植树7.11万株。
发展生态产业,创造绿色财富
乐亭县新能源蕴藏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去年提出打造“双碳”目标试验示范县,努力把乐亭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基地绿色转型标杆,引领县级绿色能源创新示范。目前,正与中广核华北分公司紧密合作,积极推进渔光互补项目和滦河风电项目,已完成测风方案,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华能渔光互补综合示范项目、1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列入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正在省发改委网站公示。建设规模15万千瓦的阳光乐亭独立储能电站、建设规模10万千瓦远景乐亭独立储能电站成功入选《2022年度省级规划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涉及总投资22亿元。扎实推进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与远景集团、国创新能源等紧密对接,积极谋划打造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吸引更多新能源产业项目落户,聚力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与精品钢铁产业并驾齐驱的县域“第二大主导产业”。
建设生态家园,提升绿色颜值
大力实施片区引领、十村示范、百村提升、全域整治工程,多措并举掀起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热潮。实行“县级督导、镇村主体、三方运营、群众参与、社会监督”五位一体长效运行机制,采取“镇村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县、乡、村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治理新格局。自6月8日起,在全县范围内每隔10天开展一次村庄清洁攻坚提升评比拉练活动,每次评选出5个明星村,激励各镇村以比促学、争先创优。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支持,在保证县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强化多元投入,整合乡村振兴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有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通讯员:肖会鹏 史小满 刘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