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引起了亿万民众的共鸣,有对祖国的满腔热爱,有对全国上下共克时艰的感动,更有对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笃定与期待。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何为“大国之重”?“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1年中的“大国之重”,是全国戮力同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以精准防控实现“动态清零”,是新冠疫苗实现全民免费接种,是危急时刻仍然稳妥保障人民日常所需,是艰难时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也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道,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更是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些“大国之重”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勇毅前行,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以上伟大成就的实现,无一不是缘由伟大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无一不是经过无数普通人的奋斗与奉献。
他们是祖国河山的守卫者,“龙城飞将今犹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放军边防战士面对数倍于己的印军毫不退缩、勇于战斗,他们以此战胜,则凯旋而归;此战败,则马革裹尸而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守卫祖国边疆,是当之无愧亏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是人类文明的促进者,“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人民教师张玉梅帮助1800名女孩圆梦大学,用无疆大爱坚守教育初心,用无私奉献守住三尺讲台,青史有名是对她最大的肯定;他们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我国三位航天员正在浩瀚太空“出差”,他们在太空中迈出的“一小步”,就是我国航天事业迈出的一大步。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一个致力于 “翱翔”祖国的蓝天,一个倾情一生寄核能,以大胆创新、永不言败的科学家精神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稳步向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实至名归;他们是时代发展的领跑者,奥运健儿赛场奋勇夺金,在异国他乡立下属于青年人的功与名,跑道上的 “红色闪电”苏炳添打破了亚洲纪录。射击场上比心的杨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贡献很华丽……
2021年的伟大成绩都属于昨天,2022年的辉煌还需要亿万中国人民奋勇争先,2022年中国人民“奋斗号”大船已经扬帆启程。身为十四万分之一的我,亲身感受着祖国温暖的怀抱;作为九千万分之一的党员,我更感动于我们伟大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更不能仅停留在感动中,而要始终坚定不移紧密团结在党中央领导周围,强化“两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对标榜样们的先进事迹,学习榜样们奋勇争先、无悔担当的高贵品质,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练就本领,在奔流的历史长河中勇担重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祖国振兴事业中的中流砥柱,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勇敢“向未来”。(杨柳庄镇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