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冷暖多变,天气渐凉,血压随着温度的变化容易出现波动。
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一病区主任高宪玺介绍: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由于皮肤在遇冷后,血管易收缩,致使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症状。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高血压患者一旦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就容易引发并发症。所以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节一定要做好日常保健措施,尽量让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状态,才能够维持身体健康。
如何科学稳定血压
▲注意防寒保暖
因为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快、早晚温差较大,如果不注重保暖措施,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凉而引起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就会出现不适症状。所以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节做好保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头部的保暖,在感觉到较冷的情况下,最好是戴上帽子,这样能够避免脑部血管出现剧烈收缩等症状。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物,同时还要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出现。
▲坚持药物治疗
秋冬季节天气较冷,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和脑中风,所以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状态,以避免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应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千万不要擅自停药和滥用药物,更不能盲目的自行增减药物,还要重视降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做好饮食调节
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盐分含量太高的食物,应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如果觉得日常饮食口味清淡,建议多以醋、芥末、香油、洋葱等调味品增加味道,味精、酱油、辣酱等高盐调味品则不建议使用。
▲坚持适度运动
高血压患者也是应该坚持运动的,但是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而且运动时间不能够太早,应该等到太阳升起之后再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的运动,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来选择,坚持合理的运动,有利于血压和血脂的控制,而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过度紧张焦虑、过度压抑以及过度疲劳,都有可能会诱发心肌梗塞和脑中风,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平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千万不要太紧张,也不能够大喜大悲以免引起血压的波动。
▲学会自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自备测压仪,学会自己测量血压,建议每天早晨起床后进行一次血压测量,这样能随时观察血压的变化,如果发生了异常就能够及时到医院就诊。但是不能自行停药或者增减药量,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来增减药量或者换药。
高宪玺主任提醒:总而言之,秋冬季节血压比较难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重视日常保健工作,要做好以上六方面措施,尽量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唐山市中医医院 史爱华 方芳)
高宪玺,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唐山市优秀青年,唐山市五四青年,唐山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疗卫生工作者”,唐山市卫生系统第六批优秀专家。唐山市优秀年轻人才及省 “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介入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唐山市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医学著作主编4部,名誉主编1部,副主编3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省级期刊4篇。
方芳,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一病区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