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点赞塞罕坝精神,寓意深远。塞罕坝的辉煌成就,也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同样也是对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谆谆教诲。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争当无私奉献的“孺子牛”。1962年,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青年,他们怀揣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把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都奉献给了造林事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一代代塞罕坝人克服了荒漠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给一代代塞罕坝人提供了创造奇迹的无穷动力,是塞罕坝从荒漠变成绿地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建党的根本宗旨,要求全体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代赋予新的使命,年轻党员干部要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勇当攻坚克难的“拓荒牛”。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听从党的召唤,在荒漠沙地扎下根来,沉下心来,艰苦奋斗,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112万亩人工林海,使当地森林覆盖率提升到80%,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几代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创造出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党员干部要从塞罕坝精神中读懂“担当”,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争当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不断增强“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和“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的本领,不断谱写干事创业新篇章。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甘当吃苦耐劳的“老黄牛”。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责任和奋斗,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着对党的绝对忠诚。我们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以“绿了荒原白了头”的坚守,以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年轻党员干部要从塞罕坝精神中读懂“责任”,争当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不仅要守得住清贫,还要耐得住寂寞,积极投身扎根于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用自己有限的知识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创造新里程,缔造新辉煌,无愧时代,不负韶华。(滦河街道马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