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民生计即“民生”,其涵盖着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始终坚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都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进步,我们在民生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基础上,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逐渐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同时,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截止到2020年,我国脱离了绝对贫穷,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蛋糕”做大,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收入多起来了,家庭富起来了,人民才能活得更有尊严、更幸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医疗卫生体系统的重要性,生命健康是人民生活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体魄,才有资格谈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疾病和风险的能力,建设公立医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构建和谐的病患关系,同时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让人民“老有所依、病有所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鼓励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我国始终致力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普及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平等的享受教育权利,不仅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更注重教育的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改善民生,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一路走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更要继续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滦州市财政局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