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民生福祉立于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知民生冷暖,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民心工程。”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提出的。改善民生福祉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现阶段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需求。
民生福祉得到改善要求充分实现就业。李克强总理曾说,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就业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现阶段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由于疫情的影响,近两年的失业人口也不断增多,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因此解决高质量的就业问题,进行专业就业指导显得尤其重要,也对改善民生福祉提出更高的要求。
民生福祉得到改善要求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充分体现在受教育程度上,虽然我国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仍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受教育程度不公平的现象,一些偏远地区要么几个年级挤在同一间教室学习,要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愿意去教学,教学硬件、软件等基础设施条件均落后于城镇学校。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是祖国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全面的教育是改善民生福祉的迫切要求。
民生福祉得到改善要使卫生健康系统更加完善。中国的人口基数大,虽然当前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医疗资源质量整体有较大提升,但是人均占有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少。伴随我国逐渐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卫生健康系统的要求更加严格。此外,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由于城乡设施医疗水平的不均衡,部分乡村仍然存在难以实现就近就医的问题,容易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因此要切实改善民生福祉卫生系统必须完善起来。
而改善民生福祉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在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进行改善。民生福祉立于心,更好的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滦州市财政局刘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