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结出的苹果个头大、色泽鲜艳、口感更好,还节约施肥成本,一亩苹果大约能多收入4000元。”日前,遵化市东陵乡新立村“东凌美”果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国柱高兴地向笔者介绍。
新立村苹果种植有机肥替代化肥是该市推行“果—沼—畜”社会化服务模式的一个范例。近年来,遵化市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培育大型养殖企业、发展沼气工程为依托,大力在果蔬种植过程中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沼液肥,让土地吃上科学“配餐”。
工作中,该市农业部门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在西下营乡西沟村和东陵乡新立村分别打造了板栗样板田500亩、苹果样板田200亩,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我们村用沼液肥的500板栗在个头、色泽、口感上,明显好于用化肥的板栗,而且还省钱省力。第二年,不仅我们村,乡里其它的20个村也都争着用沼液肥了,西下营板栗还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呢!”该市西下营乡西沟村种植大户宋占新说。
该市还积极提高项目补贴,使农户花费的有机肥成本从500元/亩降到了100—150元/亩;同时,该市积极组织服务企业开展“一站式服务”,将配比好的沼液通过高扬程水泵,直接输入山高林密、施肥困难的林果种植区,提高沼液利用率。目前,遵化“果—沼—畜”社会化服务规模由此前的2000亩增加到了12450亩,有机肥施入量达10万余吨,年可为农民增收8800万元。(通讯员:陆瑶 刘瑞增 冯桂伶 王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