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近日,《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强调了依法治国在国家制度体系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充分发挥依法治国强大效力做出了重要指示。
国之兴衰系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这既是理论层面的概括提炼,也是生动实践的深刻总结。在改革建设的历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其中,依法治国作为其重要内容,凝聚起建设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磅礴伟力,保障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为建设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强大的奋进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最首要的就是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宪法规定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五大法治体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规律的把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和党内法规体。坚持依法治国,就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让法律体系覆盖范围更全面,涉及内容更多样,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丰富细化地方法规。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法律的落实,坚决维护法律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只有让群众知法、懂法,才能自觉的尊法、守法。同时完善群众对守法执法的监督举报渠道,努力提升执法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最大程度发挥法治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激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力量。(茨榆坨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