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2020年新年伊始,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好像按下了暂停键。为了控制疫情蔓延,全社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批企业停工停产,百姓少出门,少聚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企业开始分批复工复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国家拿出万亿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减免房租、税收等,同时催生了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经营成本低,不需要房租,更不用装修,也不用雇人,在产品同质化基础上,售价更低,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相同质量的商品,在疫情负面影响下,能够短时间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一般有摆卖地摊的街道相对热闹与繁荣,可以吸引消费者聚集,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能带动周边消费,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样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面剑”,地摊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脏乱差现象、噪音污染、交通堵塞等,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与城市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何让“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并与城市建设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正如国家总理李克强所说“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也就是说,除了多多鼓励还需要对低碳经济加以科学规划和引导。比如,在考虑方便居民生活的基础上,严格规范摆摊时间,为摊主规划专门的出摊场地,安排专门的卫生清理和消毒人员等。只有为地摊经济提供充足的保障,才能使其长足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景色。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存在即合理,即事物的产生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也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需要做的是扬长避短,在享受其为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使其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使其迸发更大活力,为疫情后经济复苏注入一剂强心针。唯有如此,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美好。(滦州市杨柳庄镇 郑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