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李克强总理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在小区对面,许多商户在店门前摆起了摊位。总理来到一家名为“苏家麻辣拌”的熟食摊前,问摊主疫情期间受了多大影响、是否享受到房租减免、员工工资能否照发等。(中国政府网)
曾几何时,地摊风靡全国街头巷尾,校园门口小吃一条街的飘香牵引着大量“吃货”驻足围观,好一番热闹景色,走街串巷的小贩吆喝声在耳旁萦绕,马路市场上玲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路人的眼球等,凡此种种无一不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魂牵梦绕。但又不知从何时起,此情此景仅仅能够在我们的脑海里面浮起,现在地摊经济有序开放,城市烟火气重新归来,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激活了大量的就业人员,促进了消费。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听到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中提到我国人均年收入为3万元但仍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时,我内心感到惊讶的同时感慨人民之伟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老百姓在家待业无固定收入来源更是首当其冲。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地摊“复活”能更好的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网上就有成都允许临时占道摆摊后,90后女子晚上出门摆摊并运用“互联网+”直播摆摊日卖4千元的典型案例。地摊经济能够很好的促进就业、带动内需,中央文明办明确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常态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将就业、民生放在第一位,盘活地摊经济,让更多的人动起来,好起来。
辩证的看,“存在即合理”,地摊“复活”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滋生的土壤,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口体量庞大的现状,是落实“六保”“六稳”的有效举措,只有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活起来、发展起来,国家才更有生机,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才更为强劲,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王店子镇 赵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