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决心坚定。4月20日至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不少地方依然难以摆脱的惯性思维。然而,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涸泽而渔、坐吃山空的一次性开发,虽在短期内收效显著,损害的却是增长的根基。执迷于旧有开发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无法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康庄大道。只有谋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才能书写美好未来。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近年来,我国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污染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已经显著改善。
河北省亮出的蓝天保卫战成绩单显示:去年,河北实施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去产能和退城搬迁、散煤整治和清洁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六大攻坚战,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8%,大气质量为2013年国家“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最好。今年以来,空气质量持续明显改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生态环境更好了,老百姓的笑容也更多了。
绿色明珠—塞罕坝。50多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号召,勤勤恳恳、九转功成,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构筑了重要的华北绿色屏障、京津冀生态支撑区,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是推进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是让世界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地球卫士奖”不仅是对几代塞罕坝人的肯定,也充分肯定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一定能建成山清水秀、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不负祖国青山绿水、不负人民信任重托、不负民族永续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杨柳庄镇 蒋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