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近日,随着浙江衢州各县(市、区)两会拉开帷幕,作揖礼这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突然被衢州带“火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衢州开化的两会现场,与会人员见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礼,成为今年县(市、区)两会一道靓丽夺目的风景线。
作揖礼,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见面行礼时,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比较正式,礼仪隆重。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作揖礼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仍不失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作揖有礼,健康有你”。在新冠病毒疫情下,作揖礼不仅出现在了两会会场上,还被多所高校纳入教学内容,意在保证有序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避免握手接触,减少交叉感染。作揖礼是礼貌的距离,是为了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倡导大家不失礼貌的保持距离。
说起作揖,好多人会存在一些理解误区。当今时代的弯腰作揖,不是因为等级差别而拜,而是为了平等互敬而做的!推行作揖礼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传承。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在一些重要场合接受并使用握手礼,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作揖这一传统礼仪文化的存在价值。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批判地去继承与发扬,需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在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作揖礼的再次出现无疑展现了我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中国特色文化传承的魅力。正如广大网友所言,“中华传统文化真不是盖的”!是啊,作揖礼,是疫情下中华民族的有礼作揖,更是华夏泱泱大国自古就有的礼仪风范啊!
在当今物质条件越来越富足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都更加需要这种仪式感。无论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多么严峻,都不能忘正衣冠、知礼节,都不能失了自古就传承下来的风范和庄重,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去创新去传承,让那些好的文化和习俗为我所用,成为我们的信念和自信,带我们去从容面对那些困难和灾难。作揖礼儒雅端庄,谦而不卑,敬而不谄,从容端庄,浩然正气,我们中华礼仪之邦,不就如此吗?
疫情下,中华民族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有礼作揖,是中华儿女抗击疫情之美,亦是华夏民族之美。(杨柳庄镇孟庆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