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王冕
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
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
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
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
随着秋天的远去和冬天的到来,山药更是作为秋冬进补的食材,成为近期热门食物之一。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操根茎,生山野向阳处,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朱叶珊介绍: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非常好的补益效果。不过山药虽好,食用也是有讲究的!
山药的功效
▲补肾--强身体
山药具有补益强壮的作用,可强先天之本,即有很好的补肾作用,久服强身壮体,益寿延年,治疗肾阴盛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带下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述:“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补脾--助消化
山药可以补益脾胃,助消化,止泄益气,用于脾胃气虚或脾胃气阴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乏力消瘦等病症。《药品化义》谓:“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则补阳,以补中益气,温养肌肉,为肺脾二脏要药”。
▲补肺--治喘咳
山药为润肺补肺之佳品。其味甘,其性平,其质滑润,归入肺经,具有甘平凉润之性,能滋养肺阴,润养肺体,治疗肺气阴两虚的咳嗽,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补阴--能美容
“滋阴”顾名思义是指能使人体的阴液增多,多用于阴液不足的病证由于肺主皮毛,因而通过山药滋养肺阴作用,加强了肺对皮毛的润养作用,达到滋养皮肤,为“皮肤补水”的效果。因而,古往今来,都将山药作为滋养肺脏,润泽皮肤的药物使用。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山药可强健脾胃,自然便能生化出更多的气血以供养机体,当然也包括供养皮肤、五脏六腑和气色容颜等,同时,补益肾阴,精充血旺有益于容颜靓泽。因此山药具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食用山药有讲究
◆山药与猪肝不能一起吃
山药富含维生素C,猪肝中含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维生素C遇金属离子,则加速氧化而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食猪肝后,不宜食山药。
◆山药与黄瓜不能同食
黄瓜中含维生素C分解酶,若与山药同食,则山药中的维生素C会被分解破坏。
忌生吃山药
不要生吃,因为生的山药里有一定的毒素,食用生山药容易引发中毒。
忌食用过量
山药本身温和,但含有雌性激素,食用过量可能过度刺激荷尔蒙,造成子宫内膜增生,出现生理期不顺畅,痛经,腹痛。
忌山药粘液
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
朱叶珊主任提醒:山药具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实邪者也需要忌用。山药中含有较多的淀粉,进食之后会转化为糖类,因此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山药,以免造成血糖升高。
山药巧配伍健康身体好
※山药配红枣 滋补脾胃甘味食物中,山药属首推,性温,富含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弹性,最重要的是,跟红枣搭配,可强化健脾养胃的功效。红枣和山药搭配一起的做法很多,或蒸或煮,甜咸皆宜,爱喝汤的人可以煮汤时多放点山药和红枣。
※山药配陈皮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常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而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临床使用陈皮多治痰湿不化、胸膈满闷、咳喘痰多、痰白粘稠。因此如果秋季因为感冒等原因造成咳嗽痰多,不妨搭配山药、陈皮食用,有助缓解痰多咳嗽等症状,更适用于在养肺的秋季食用。
※山药配枸杞 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用小米、山药、枸杞来煮粥,内热者及脾胃弱者很适合食用它。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清热解渴和胃安眠的功效。(唐山市中医医院 史爱华 朱叶珊)
朱叶珊,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科副主任。河北省三三三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承人员,全国名老中医王国三工作室负责人。唐山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出门诊时间:周三、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