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近几日,歌手曾轶可频频登上各大社交媒体热搜排行榜,起因是6月17日下午4时许,曾轶可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在北京首都机场遭遇工作人员的恶意刁难,在自动查验已通过的情况下,却被工作人员勒令其摘掉帽子,随后被叫进房间录像教训。曾轶可怒斥工作人员“蛮不讲理、滥用职权”,“给所有机场工作人员丢脸”。并在发出此微博几个小时后,再次在其微博上,直接将工作人员未打码的工牌信息展示出来。然而6月19日早晨,北京边检官方发布事件通告,曾轶可未按规定配合民警核验,并爆粗口、近距离对民警拍照,严重干扰执法。随后,曾轶可进行删博、道歉。事件一出,网友议论纷纷。
前有韩雪“医闹”行为,今有曾轶可妄图利用自己公众人物的影响力颠倒是非黑白,相关事件频发,某些明星一次又一次的充当着网络暴力的始作俑者,要想遏制这种现象,需社会各界同时发力,打好组合拳。
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加大惩处。完善相关立法,避免出现执法盲区,对于相关事件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网络平台应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对于平台所发布的不实言论以及网络暴力行为,应进行及时的删除、查封处理,避免别有用心之人恶意煽动网民,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网民应提高自身辨别能力。网络环境中难免充斥着许多不实言论,网友应提高自身辨别能力,对于网络言论加以思考辨别,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成为违法分子利用的工具。
法治社会,人人平等,所谓公众人物,并不具有特权,更不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扰乱社会风气,违反公序良俗,恰恰相反,公众人物更应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表率与先锋模范作用,方能不辱自己的社会责任。(陈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