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衡水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我军在对日军发起强大的军事攻势的同时,也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期间,各种反战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战斗中被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军人,经过教育感化,摒弃长期熏染的军国主义毒素,建立起了“反战同盟”等各种组织。他们有的从事对日军士兵的喊话和宣传工作,有的协助八路军开展改造俘虏工作,有的则直接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军进行面对面的战斗,不少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一人能顶十万兵的“秋山良照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冀南军区八路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被日军称为“秋山良照部队”。秋山良照是一名日军士兵,他的“部队”人不多,最多的时候才十六、七个人,但是这支特殊的部队在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秋山良照是日本山梨县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他参军来到中国,是侵华日军41师团的一名机枪手。1940年9月7日,在山东省堂邑县郑家屯战斗中,秋山良照负伤被129师20团俘虏。据衡水市枣强县原党史办主任张忠杰回忆,“一开始逮住他的时候,武士道精神是比较严重的,不服气,要跑,逃跑,跑回他们日本部队去。”129师敌工干部给秋山良照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我们八路军有个优待俘虏政策,不杀俘虏,不侮辱俘虏的人格,不没收俘虏的个人财物。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揭露战争的侵略本质。愿意留下参加八路军抗日,欢迎。愿意回家,发给路费,放他回家。通过这些教育,他再看到他那些日本军队对中国老百姓的烧杀抢掠,对妇女的奸淫,对儿童的残害,秋山良照才觉悟了。”秋山良照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在日记中写道“燃烧着对人类的爱,憎恨敌人,憎恨战争”,决心配合八路军的反战工作。1941年8月,秋山良照和另外两名经教育觉醒的被俘日军士兵水原健次、成泽在衡水市枣强县卷子镇组织成立了“觉醒联盟冀南支部”,后改称反战同盟冀南支部,秋山良照当选为支部长,成员也发展到十几人,有小林静夫、袁广见等。平时,秋山良照帮助八路军战士学习使用日军的机枪、掷弹筒等武器,还教战士学习刺杀技术。特别是在冀南四·二九反铁壁合围的战斗中,秋山良照不顾反战同盟战士不准直接参加战斗的规定,端着机枪奋勇冲击,从重围中杀了出来,使日寇闻风丧胆。他和战友被敌人冲散后,又背着负伤的战友历尽艰险找到了大部队。刘伯承师长在太行《新华日报》上写文章赞扬秋山良照:“多次在枪林弹雨之中,亲自拿机枪去协助我们作战。”
在秋山良照的领导下,“反战同盟冀南支部”很快活跃起来,对据点的日伪军喊话,印了一些宣传资料,向据点里想办法送进去。对据点唱一些日本的歌曲,引起日本士兵的思乡情绪,动摇他们的战斗意志。反战同盟成员袁广见、小林、滕泽同志也积极配合我敌工站向日军展开政治攻势。他们对日军喊话,动员他们放下武器,保命还乡;给据点里的日军打电话,对其进行厌战反战的宣传,还窃听日军电话,获取敌方情报。逢到元旦、春节,袁广见等同志就按照日本人的风俗习惯,给据点里的日军送去松枝、年糕和礼物,每个日本兵一份,礼物中有布娃娃、木偶玩具、日本风景画、日本歌曲,有八路军给日军的投诚《通行证》,通行证背面印有朱总司令的命令:“凡持此证投诚八路军之日本弟兄,军民一律妥为保护和招待……”,还有日本人在华反战同盟印的“告日军士兵书”、《同胞新闻》及其它宣传品和书信等。盟员水原健次在攻打枣强县卷子镇据点的战斗中,迎着日军的机枪扫射深入到前沿阵地向日军喊话,长达半个小时。渐渐地,秋山良照在冀南日军中有了名气,每当我军在敌人碉堡前喊话,日本士兵总会问“秋山君来了没有?”到1942年8月,秋山良照收到的日军回信,累积起来有一尺多高。
“反战同盟冀南支部”的活动对侵华日军产生了重大影响,瓦解了日军的斗志,动摇了军心。冀县李瓦窑据点日军小队长木村专门请反战同盟成员袁广见进炮楼面谈,保证绝对安全,回赠了装有礼品的慰问袋。冀县李瓦窑据点日军上等兵板田和毛立在1942年相继切腹自杀,该小队调到冀县城内后,上等兵福山逃出县城向我军投诚。据不完全统计,仅1942年9月至12月,反战同盟冀南支部对辖区内的5286名日本士兵做了多种途径的反战宣传,致使22名日军士兵逃亡。
从日军小队长到冀中反战同盟支部长的田中
田中原是日军少尉小队长,1940年冬八路军发动了闻名遐迩的“百团大战”,战斗中,他的小队在衡水深县被八路军全歼,他锁骨受重伤昏迷被八路军俘虏,被俘后,时任冀中第七纵队敌工部副部长的马捷同志一方面积极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另一方面对他进行教育和感化。慢慢地,田中认清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洗刷了军国主义思想,他毅然决然地自愿加入了日本人民反战同盟组织。因为他的军阶比其他盟员高,立场转变得快,学习、工作表现好,堪称所有盟员的楷模,1941年2月23日,田中在唐县南洪城村当选为冀中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支部支部长。
马捷和田中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在一次战斗中,马捷身负重伤,田中一口气将马捷背到后方安全地带。马捷曾代表组织多次与田中谈话,表示可以交换战俘的方式让其返回日本,但田中坚定地表示要跟着八路军。1943年,田中曾经给马捷寄去了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支登喜路豪华钢笔,还附有一封书信。信中写道:“马部长,您洗刷了我肮脏的灵魂,让我认清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我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民做点事,以救赎我犯下的滔天罪行。”
时任冀中军区敌工部日语训练队学员的张志强的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田中反战思想的转变:
年仅十五岁的小战士杨同锁好奇地问田中:“听说日本的樱花很好看……”田中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日语边比划边说:“是的,撒苦拉(樱花)的,日本的国花的有,日本人的大大喜欢……”这时,他停顿了一下,突然又说:“樱花的果实的没有!”接着他眉飞色舞、嘴里流着口水说:“小杨,你的深县大蜜桃的吃过吗?大大的、甜甜的,真好吃呀……”他把话音放低些又继续说:“我的以前深县的,十亩大蜜桃果园买了买了的。准备战争结束以后,全家的搬来深县,做大蜜桃的买卖的干活……”说到这里,他摇着头,苦笑着说:“今天看来,通通的梦的有……”他收起笑脸,严肃地说:“中国的土地、资源,日本帝国主义的霸占,中国人的,日本帝国主义奴隶地干活,扣来哇(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真正目的……”。小杨听明白了他的话,笑着说:“你的美梦破灭了,整个日本帝国主义的美梦,也一定是醒来一场空的!”说完,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田中伸出大拇指对着小杨说:“你的,说的对的!”
可惜,爱好和平的田中没能等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1943年5月,田中在河北唐县豆铺村(又称豆腐村、豆腐里)不幸被俘,被日军押送到北平,由冈村宁次亲自审讯。田中大义凛然,英勇不屈,慷慨就义。
“五一”大扫荡中衡水人民保护
反战同盟战士的故事
由于反战同盟在瓦解日军军心上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使日军对反战同盟盟员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时任深北县三区区小队2班副班长的李健老人在回忆录中就记述了反战同盟盟员板本一郎在“五一”大扫荡中不幸被日军俘虏,壮烈牺牲的故事。
板本一郎1940年被八路军俘虏,经过冀中日本人民反战同盟的教育,提高了觉悟,成为反战同盟的成员。“五一”大“扫荡”开始后,为了他的安全,深县抗日政府把他安置在深县郗家池村的古坡家里隐蔽。古坡的二儿子叫古通,已参加八路军,一郎到古坡家里就改叫古通。1942年5月21日,一郎正在村边解手,被辰时“清剿”、“扫荡”的鬼子抓住。鬼子问他叫什么,他说叫古通。鬼子再问他别的,他就不说话了。抓他的鬼子听他说话不像中国人,便把他交给了深县辰时据点的中队长、杀人魔王三国吉树。三国吉树拷问他,他一句话都不说。三国吉树叫几个鬼子轮流对他毒打,把他打急了,他愤怒地说了一句日语:“打死我也不说!”一句话暴露了他的身份。三国吉树气急败坏,把他推到一个土井里,叫两个鬼子向他开枪。两个鬼子知道他是日本人,不想杀害自己的同胞,打了几枪都没有打中。三国吉树夺过一挺“歪把子”机枪,朝着一郎恨恨地打了一个连发。板本一郎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残酷的“五一”大扫荡中,冀中老百姓象保护子弟兵一样舍命保护反战同盟盟员,在安平县,有十多名反战同盟盟员在抗日群众的掩护下,安全度过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
1942年底的一天黑夜,冀中区党委敌工部长甄华和敌工部的张树坤、郭春城等人,带领因伤不能随军活动的日本反战同盟战士西村、金意、中山、东中、津田、小有、野原、吉田、吉冈等十多人,乘夜深人静时,悄悄住进了彭营村张树身家。甄华部长向张树身的父母说:“这些日本人是支持中国人民抗日的反战同盟战士,是中国人民的抗日盟友,一定要隐蔽护理好。”张树身的父母是抗日模范,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对待这些日本人,像对待子弟兵一样,照顾的非常周到,天天和张树身一起为他们烧水做饭,洗伤换药。西村伤重躺在炕上不能动,他们就把饭菜递到手里。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张树身还常到外面去站岗放哨,就这样一连几天平安地过去了。
几天后,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开始了,在安平县滹沱河以北,潴龙河以南的狭长地带,日军进行了反复拉网扫荡,一连几天,天天到彭营村。为保证反战同盟战士安全,敌工部把东中、小有、中山等几个轻伤员接走,随部队向铁路以西转移,其余几个伤势较重的人员,决定转移到滹沱河南的安平县马江村。这里地处深泽、束鹿、安平三县交界处,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而且村子较大,便于隐蔽。
日本反战同盟战士在马江村由村党支部安排住在了堡垒户郭大娘家里,住下后,郭大娘一家想方设法进行掩藏护理,把家里的地洞进行了延伸改造。为了让西村等人吃好,早日恢复健康,一家人吃高粱饼子,喝稀粥,省下白面让日本反战同盟战士们吃。日本人爱吃糖,郭大娘就千方百计买来红糖做糖面花卷,还专门为他们炒个菜。日本反战同盟战士们感到心里过意不去,就坚持要郭大娘一家同他们吃一样的饭菜。郭大娘总是笑笑说:“孩子,你们吃吧!吃饱了,伤才能好得快。”郭大娘的侄子郭春栓也总要把好吃的送过来给反战同盟战士们吃。西村伤重,躺在坑上不能动,郭大娘就把饭菜端到炕头上,一口一口地喂,西村感动得两眼含泪。
为了尽快医好反战同盟战士的伤,郭大娘几乎天天请医生、抓药、熬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医疗,吉冈、吉田、津田等人的伤快要好了,连伤势最重的西村也能下地走动了。这时,郭大娘为了让他们锻炼身体,和村干部找来两张方桌并在一起,让他们打乒乓球。由于接触时间长了,西村、津田、吉冈等人很快学会了安平话,都学着杏花亲切地向郭大娘叫娘,他们见郭大娘一家终日劳累,就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津田、吉田、吉冈身体痊愈后,陆续由冀中区党委敌工部接走。受重伤的西村继续留在郭大娘家掩蔽。他和郭大伯一起睡在一个喂牲口的闲院里。在这期间,敌人曾两次来搜捕,都在郭大伯和郭大娘的掩护下化险为夷。一天,扫荡的鬼子端着刺刀闯进郭大娘家。他们一边砸东西,一边搜查,折腾了大半天,最后发现了洞口,但一无所获。原来郭大伯和郭大娘觉得西村在家住的久了,藏在家里不保险,便转移到村北一个水井里的地洞里。敌人把郭大伯吊起来边打边问:“八路军藏在什么地方?”“不知道!”郭大伯咬紧牙关说。敌人一阵皮鞭,一阵木棍,把郭大伯打的皮开肉绽,昏了过去,但敌人还是一无所得。
半个多月后,由于叛徒出卖,敌人又一次来到马江村,直扑郭大娘家。进门就把郭大娘抓起来,逼问西村藏在什么地方,郭大娘闭口不说,敌人的枪托砸在郭大娘身上,接着用木棍毒打,郭大娘直到昏死过去没说一句话。敌人乱搜一遍,到天黑也没找到什么。这天,西村就藏在郭春栓家,他听着郭大娘挨打,心里比刀割还难受。敌人走后,他急忙回家扶起郭大娘说:“爹娘真好,你们就是我的亲爹娘。”
1943年秋后,受重伤的西村在郭大娘的精心护理下,终于恢复了健康。冀中区敌工部派王和灵到马江村接西村到滹沱河北彭营村去,准备和张树身等人沿着地下交通线转移到铁路以西。临行前,西村两眼望着相处一年多的郭大娘说“爹娘保重,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的恩情。”
炮火硝烟的战场使侵略者泯灭了人性、埋葬了真情,但亿万抗日军民用博大的胸怀融化了一个个被战争扭曲的冰冷的心。中华民族用最真诚的方式呼唤和平,感动了敌人,感动了世界。(李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