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医药创新是经久不衰的重要战略。尤其是欧洲,作为大型药企、新锐生物技术公司、权威研究机构的云集地,在这里学术与产业的网络紧密交织。然而,欧洲生物技术领域至今仍然面临着资金和转化挑战,要让实验室里的突破真正成为最终问世的产品,对小型biotech公司来说尤为不易。
近期,BioXconomy邀请到了药明康德联席首席执行官杨青博士,与大家分享了其对于行业发展及区域创新的洞见。
BioXconomy: 您认为欧洲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科学创新优势?
杨青博士:欧洲拥有杰出的科研人才,但要将突破性发现转化为真正的商业化新药,历来是充满挑战的。虽然美国的资金更丰厚,但欧洲可以通过简化从基础研究到产品问世的转化流程,提升创新效率。药明康德的一体化CRDMO模式就能为这一过程提供切实的价值。
在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创新者与合同研究组织 (CRO)、合同开发与生产组织 (CDMO) 和合同生产组织 (CMO) 之间的广泛合作。通过体系化、模块化地合作,从早期引入一体化 CRDMO服务,协同加速研发转化,到更强大的泛欧合作,相信欧洲也能涌现出更多更具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的biotech公司。
BioXconomy: CRDMO平台具体有哪些优势?
杨青博士:CRDMO 能够提供覆盖药物开发完整价值链的能力技术和规模设施,同时也承担着关键的教育职能:它能够支持学术机构孵化的公司和新兴企业跨越产业化的鸿沟,从容应对监管框架、行业质量标准和规模化流程。例如,一家大学孵化的公司要开发新型多肽疗法,可能会缺乏制剂工艺或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经验。通过与药明康德这样的CRDMO合作,既能获得高效的执行落地能力,又能吸收关键的产业化经验。
▲药明康德一体化CRDMO平台,端到端赋能新药从早期发现、开发到生产的全流程
BioXconomy: 您能否具体谈谈药明康德在欧洲的能力和战略?
杨青博士:欧洲是药明康德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域。药明康德已在德国慕尼黑和瑞士库威设有运营基地,其中,慕尼黑基地专注于早期药物发现服务,提供X射线晶体结构解析、蛋白质科学、生物物理分析等定制化服务;库威基地则深耕制剂生产包装,致力于为后期临床和商业规模生产提供灵活高效的服务。
▲药明康德在欧洲持续建能力、扩规模,目前已在德国慕尼黑(左)和瑞士库威(右)设有两个运营基地
我们对欧洲的投入远不止于基地运营,还深度融入当地生态圈,包括支持可持续发展。例如,我们的瑞士基地采用地热能、太阳能与雨水回收系统等环保节能设施;我们在欧洲的发展注重培养当地管理团队与技术人员,为社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我们与欧洲当地学术机构、风投机构和新兴生物技术公司积极合作,举办生态圈活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全方位的参与,使药明康德不仅仅是服务的提供商,更是欧洲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赋能者。
BioXconomy: 您刚刚提到了可持续发展。对您来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意味着什么?
杨青博士:可持续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是一套强大的体系,在这里,创新研究能够从早期发现无缝推进到最终实现,biotech公司不再需要大量的早期投资,而能持续通过外部风投资金,构建多元、长期的管线,实现平稳发展。
各科学创新中心之间的合作深化也同样重要。不同地区各有所长,比如德国的慕尼黑擅长早期孵化,柏林更专注临床研究,海德堡则深耕基础科学——通过不同模块的合作,我们将连接这些生物技术中心,打造更有力的创新格局。这些合作还应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比如连接美国、英国的产业集群,对各地最佳实践兼容并包,并持续开拓新的创新机遇。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生物技术生态就是创新合作的典范,它成功整合了基础研究、资金、战略投资者、丰富的产业经验与能力规模,为欧洲的潜在成功路径提供了蓝图。
BioXconomy: 资金层面的挑战仍然不容忽视。风投公司如何改变其与(新药)开发合作伙伴的关系?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杨青博士:随着生物技术公司现在常常倾向后期退出,风投公司对产品商业化的机会和加速开发能力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投资者普遍寻求清晰、合规且高效的上市途径,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企业估值和退出潜力。
对于资金、资源有限的小型和新兴生物科技公司而言,与CRDMO合作的价值就尤其显著。
CRDMO始终围绕“质量、速度、成本”三大价值链,形成了强大的“飞轮”效应,能够为创新企业极致赋能,帮助客户将管线推进至关键的价值创造里程碑,以此提升估值,吸引投资,助力新药好药加速问世。
▲药明康德CRDMO平台围绕“质量、速度、成本”三大价值链,形成了强大的“飞轮”效应,能够为不同规模的创新企业极致赋能
以上就是杨青博士对于医药行业发展以及区域创新的见解,期待未来在药明康德及更多新兴biotech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欧洲医药行业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