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多,河间市西九吉学区中心小学四年级2班的教室里便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擦拭黑板,整理学生作业,摆放桌椅……额前的碎发掩饰不住她眼底的疲惫,她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谢梦娟。一个多月前,她刚经历了剖宫分娩。你会疑问按照上级规定产假158天,她应该在家调养呀!为啥会在教室中?故事背后是一位普通农村教师的选择,也是一场爱与责任的接力。
心系学子,朴素抉择彰显师者担当
5月初,本该还有3个多月产假的谢老师主动向学校申请提前返岗,听到这个消息,校长吉庆峰感觉有些诧异,更多的是感动。在他从教及担任校方领导20多年来,还没有哪个老师产假一个多月,就拖着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及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求上班的!当他询问了谢老师具体原因后,作为学校领导的他鼻子发酸、眼中噙着泪水,谢老师说她就是惦记学生、放不下自己的学生!面对产后孩子们打来无数个问候的电话、发来的微信!她再也站不住脚,心早已飞回学生当中!苦熬了一个月,她毅然向学校提出返岗要求!面对这样无私大爱的老师,校长吉庆峰几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他充分了解谢老师身体状况后,提请学区领导,征得领导同意后,才答应谢梦娟老师提前上班。学区校长齐秋舫也被谢梦娟老师的行为深深地感动,对谢梦娟老师进行慰问,并恳切地表示:谢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优秀教师的责任担当,但是务必以身体健康和家庭需求为优先,若有任何不便和需求,请她随时向学校提出。
迎难而上,宿舍变身温暖"婴儿房"
谢梦娟老师上班了,但现实很残酷:孩子太小,随时需要照看,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学校领导在她的提请下,给她在教室旁边的教师宿舍里安排了一张床位,这间宿舍便成了一间临时的特殊“婴儿房”!
看似简单选择背后,其实隐藏一个家庭的全力支撑。谢老师的婆家在外地,老公因工作需要常年不在家,谢老师的母亲几年前突发脑血栓至今行动不便,上下楼梯需要用手抱住楼梯扶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慢慢往前挪动。因为临时的“婴儿房”在教学楼三楼,这样谢梦娟老师的母亲每次从一楼爬到三楼,都会累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挪到宿舍坐到床边需要喘上一阵粗气才平和下来!尽管如此,照顾婴儿的重担还是强加在这位伟大母亲的肩上,她没有怨言,默默支持女儿的工作。
大爱无声,平凡岗位彰显伟大师爱情怀
谢老师每天7点多,就已经提前收拾完毕,自己开车带着孩子来到了学校,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备课。等学生到来时,她便抱着孩子安排学生晨读,打扫卫生,检查学生作业……八点钟,谢老师的母亲准时来到学校,她便把孩子交给母亲,整理好教案准备上课,上课铃还未响起,她就早早的在教室边等候......
讲台上的谢老师声音清亮,粉笔字依然遒劲有力。若不是偶尔从隔壁传来的婴儿啼哭,没人会想到这位刚满月的母亲正经历着怎样特殊的"产假"。有的时候,孩子的哭声会传到教室,当稚嫩的学生张口冒出一句:老师,你家小娃儿哭呢!谢老师只是轻轻的点批一下学生:“认真听,不要走神”!然后继续讲完她的课!
下课后,她疾步冲进婴儿房,接过母亲怀里哭闹的婴儿,一边给孩子哺乳,一边翻看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上完课后谢老师又把作业抱到宿舍,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给学生批改作业,还能随时关注班级里学生的状态!这便是谢老师返岗后每天的日常。
家人对谢老师的选择充满不解,问她为什么这样做。谢老师说:“面对孩子们期待的话语、渴望的眼神,自己的心就再也放不下,一直悬着!四年级是小学最为关键的阶段,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我不能缺席!”
自从谢老师回来后,班里的纪律更加稳当了,卫生收拾的更加干净利落了,同学们的作业更加工整清楚了,上课时同学们更加专注了!孩子们说:“我们最喜欢听谢老师讲课了。”
坚守初心,默默耕耘静候桃李芬芳
三尺讲台前,谢梦娟老师始终坚守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她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她的教学成绩在乡统测中名列前茅,积极参加学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得可喜的成绩,2023年,2024年教师节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在2018年,2023年,2024年分别获得河间市嘉奖;2024年获得河间市优秀教师!成绩只代表过去,谢老师表示:教育没有捷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她将一如既往,深耕不辍!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行为的示范、精神的传承。谢老师用哺乳期的身体诠释着”师者父母心”。在这间特殊的婴儿房里,新生命的成长与学生们读书声交响,勾勒出教育工作者最动人的剪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爱与坚韧写就的奉献诗篇。
通讯员:王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