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低碳,创新引领未来”。我国“双碳”战略深入推进之际,燕山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首套“光-生物-电-热”协同供能系统,攻克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难题,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该技术突破生物质能与光伏协同利用效率低、稳定性不足等瓶颈,实现多能互补闭环运行,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创新支撑。
技术突破,提升能源效能该系统通过智能温控与多能耦合技术,显著提升生物质能转化效率与供能稳定性,实现能源闭环利用。融合智能温控与多能耦合技术,大幅提升生物质能转化效率与供能稳定性,突破传统能源系统依赖单一能源的局限。通过模块化扩展与动态调节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乡村微电网、城市绿色交通、海岛离网供电等场景,推动农业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助力碳减排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推动废弃物资源化与减碳目标协同落地。
服务战略,赋能国家需求项目紧密对接国家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系统通过智能调控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保障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安全,赋能"千乡万村"清洁能源升级。首次建立“微生物代谢-光储协同”技术路径,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偏远地区能源保障提供全新范式。
面向未来,推动技术转化团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系统成本,推动规模化应用,助力‘千乡万村沐光’行动,为实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技术成果已进入应用转化阶段,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成本、扩展场景,为碳中和目标及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