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沧州讯 近日,有网友爆料河南商丘梁园区刘口镇一名女干部在开会时抠脚。舆情出现后,刘口镇党委、政府发出通报:我镇召开脱贫攻坚加压促进会,会上女干部杨某将脚搭在座位上挠痒痒。经核实,杨某入村开展扶贫工作时不慎崴了脚踝,当天晚上贴敷膏药,加上开会当天会场有蚊子,脚部不适,忍不住挠了一下。女干部十分后悔已经做出检讨,今后将加强干部管理和约束。(8月11日《都市晨报》)
一张女干部的会场照片,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些媒体在不知因果的前提下,在无法辨识具体在做什么动作的前提下,就被配以“精彩”文字解读,称该女干部在会场“抠脚”,实在是有“带节奏”的误导之嫌。虽后经当地政府发布通报进行了解释与回应,女干部也对此事进行了检讨。但细细想来,这个事件当中比起女干部究竟是“挠痒”还是“抠脚”这个表层现象,我们更要看到,为何一张意思并不明确的照片就能引发如此关注,“挠痒痒的女干部”究竟“挠痛”了何处,这值得我们深思。
诚然,开会就要有个开会的样子,不论是基层干部还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严肃对待每一次会议,自觉为树立良好的会风会纪做出表率。在会场上做出过于不修边幅甚至是有伤大雅的举动是需要批评指正的。这之中,对于“边幅”“大雅”的定义都应当是符合大多数人认知的,会议“抠脚”实属不雅,但仅从图中我们并不能明确的看出当事人有这样的动作,而莫名地被冠以“抠脚”之名,着实为这位基层女干部感到委屈。退一步讲,“抠脚”不雅,理当改正,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问题多是由领导和同事给予提醒指正,回到事件当中,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一个乡镇的扶贫工作会议,究竟是什么人将此照片上传网络,究竟是怀有何种目的让“女干部开会抠脚”在网络上引发口水战?而个别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轻易被“带跑节奏”的参与到网络混战当中的网友,又是否反思过这种争论究竟有无价值?
在笔者看来,“挠痒痒的女干部”挠到了一些地方的基层问题治理之痛,也挠到了基层干部生存艰难之痛。
事实上,对于“挠痒痒的女干部”事件的关注点不妨回归到基层干部身上,回归到这次会议中来。少数人对于“挠痒痒的女干部”不依不饶是因为将在会上“抠脚”就等同于工作态度散漫、缺乏责任意识。回归到事件发生的背景,这是一场该乡镇召开于周末的“脱贫攻坚加压促进会”。当前,在一些地区基层干部周末无休、连续作战的情况并不少见,基层干部奔波于条件艰苦的一线,承受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巨大压力,每名坚守在本职岗位的基层干部都值得给予尊重,在此基础上我们为何不能对基层干部的“不完美”片段多一分包容与理解?
此外,当地部门对于此次事件的处理也有些过于简单,仿佛只有让当事人道歉、检讨才是应对网络舆情混战的“唯一答案”,没有触到监督干部应起到实效的问题实质,也忽略了基层干部这个同样需要保护与关爱的群体。不论是“抠脚止痒的女干部”还是“带伤赴会的女干部”,只要是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尽心尽力维护百姓利益的工作者,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这才是最佳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