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沧州讯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锅炉工人到锅炉岗位的主任技师、技术大拿,他一步一个脚印,为之拼搏了30多年,他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是常人的几倍。如今已经50多岁的他依然奋战在生产一线,他就是热电部的谢飞。
关键时刻挑重担
2018年11月10日,热电部3#锅炉超低氮排放改造项目正式开始施工。当时,按照沧州市要求,该项目必须在2018年底完成,如不能按时完成,按照每日100万元计罚。
时间紧,任务重,作业部将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有30多年锅炉工作经验的主任技师谢飞,谢飞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变更申请、编写操作规程、编写开工调式方案、编写课件、DCS组态等一系列工作。
“任务多咱不怕,问题难在我从没接触过这项技术,更别提这方面的操作经验了。”谢飞说,当时,设计单位和厂家提供的资料非常有限,要在短时间内编写出操作规程和调试方案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谢飞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
机缘巧合,当时齐鲁石化正在举办脱硫脱硝培训班,谢飞立刻积极报名参与。培训期间,白天,他认真听老师讲课,把不明白的问题一一列出,逐一向老师虚心请教;晚上,就和有经验的同学进行技术交流。他还借来了兄弟企业的操作规程认真学习。
回来后,他立即着手编制工作。白天现场事情比较多,既要提前将作业票安排妥当,又要落实现场各项安全措施。
晚上吃完饭,他便一头扎进书房逐个数据琢磨研究。为节约时间,他每次都是打开两台电脑,一边查阅资料,一边编制操作规程。
经过2个多星期的挑灯夜战,一遍遍地修改更正,谢飞终于通过反复查阅资料,加上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时间里,高质量完成了该项目的变更申请、操作规程和开工调试方案等一系列材料的编制工作。
由于锅炉在改造过程中整个流程发生变化,谢飞必须要在短期内保证锅炉操作人员全部熟悉流程。谢飞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每天带领操作人员熟悉流程,20多米高的锅炉一天爬好几个来回。
在繁琐的DCS画面组态过程中,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画面一目了然,谢飞可是动了脑筋,他根据装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照管线一点一点地绘制流程图,然后精心设计。
经过谢飞的合理设计,DCS画面让操作人员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受到操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2018年12月30日,经过改造后的3#锅炉开始点炉升温,由于操作人员没有任何经验,谢飞就全程盯在现场,带领操作人员爬上爬下,打通各工艺流程。
1月3日凌晨4时,随着氨气的慢慢加入,氮氧化物的指标降至每立方米30毫克以下,直到这时,谢飞的脸上才露出疲惫的笑容。
“真累呀,在作业部整整呆了60多个小时,晚上几乎没怎么合过眼,2019年就这样开始了。”谢飞微笑道。
技术大拿解难题
“作为作业部的主任技师,谢飞这些年一直没有间断过学习,干工作更是有股韧劲,着实让人佩服。”提起谢飞,作业部党支部书记王彦赏伸出了大拇指。
去年冬天,锅炉烟囱上的粉尘仪反吹后经常数据超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谢飞。
周六这天,谢飞来到单位,坐在DCS操作台前,调出了锅炉所有的运行曲线观察分析,分析完后,又一趟趟前往装置现场琢磨研究,最后,他终于发现了数据超标的根源所在。
原来,粉尘仪反吹时用的净化风是冷空气,冷空气遇到粉尘仪的热镜头凝结成水蒸气,反吹结束后,遇冷结成的水蒸气被误认为是粉尘。
找出症结的谢飞立即联系设备工程处负责人,积极制定措施,给粉尘仪加装电伴热管加热净化风,从那以后数据超标的问题再也没有出现过。
看见效果后,公司将所有跟锅炉结构一样的高架源全部加装电伴热管,彻底解决了粉尘仪数据超标的问题。
“锅炉设备哪里有疑难杂症,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总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排除故障。”曾经的徒弟张军说。
去年4月份,1#中压炉出现主汽温度偏低的问题,谢飞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通过调取操作曲线和现场查看直接判断是锅炉减温器内漏,并建议要及时进行检修。
由于共有南北两组减温器,如果不能准确判断是哪一组减温器泄漏,不仅增加检修人员的工作量,还延长检修时间。
谢飞蹲守在现场,仔细地观察着设备运行的现象,并根据现场热偶的温度,果断判断是南边这组减温器出现泄漏,并指导检修人员确认减温器大概的泄漏位置。
经过谢飞的指导,检修人员拆开减温器后,很快找到了具体的泄漏位置,为这次检修争取了时间,解决了主汽温度偏低的问题。
像这样的“疑难杂症”谢飞不知遇到多少次了,每一次,他都是积极主动发挥老技师的作用,凭着那份执着,那份信念,成功化解难题,为装置的正常运行扫清绊脚石。
老当益壮为环保
“谢飞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但他干起工作来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同事们纷纷说。
作为作业部的工艺管理者,谢飞时刻关注环保微信群里的环保指标,即使半夜听到手机响,他也立即起来查看信息,给作业部打电话及时询问出现的问题,并指导操作人员如何进行处理,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环保指标合格。
为及时了解环保检测数据,只要有监测任务,谢飞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要爬上20多米高的烟囱上陪同检测。
冬天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脸被吹得像刀割一样疼,谢飞站在烟囱上边直打晃,这样一呆就是两个多小时。
在炎炎烈日的夏天,谢飞每次都是汗湿衣衫。但谢飞掌握了第一手环保数据,为正确指挥操作人员调整打下基础。
去年1月份,1#炉烟气再循环改造完成,调试那天正赶上下雪,调试过程中,谢飞迎着风雪全程盯在现场,指挥操作人员一步步进行调试。漫天飞舞的雪花打在脸上,身上结了一层薄冰,让他感到阵阵寒意。手脚冻得已经僵硬,他不断地轻跺双脚。
但谢飞对这些全然不顾,经过近3个小时风雪中的奋战,谢飞坚持圆满完成了调试任务,消除了没有备用锅炉而发生环保事件的隐患。看着自己的成果,谢飞顿时忘却了刚才的苦和累,搓搓冰冷的手,心里暖乎乎的。
这些年,谢飞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获得的荣誉证书在他的办公桌上摞得老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18年度十大优秀员工、年度A+等等。
在这些荣誉面前,谢飞没有骄傲自满,只是微笑着说:“荣誉只代表过去,明天才是开始,我会继续努力永不停步。” 这就是谢飞,带着一份责任与信念的谢飞。(兰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