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沧州讯 “和张芳同志打了近20年的交道,张芳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对客户热情周到。在她身上体现出了沧炼职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值得大家学习。”这天,正在张芳办公室办理业务的金桥公司车辆调度员马强对记者坦诚地说。
张芳是计划经营处统销计划岗位的一名职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五十多岁的张芳,说话条理清晰,办事干脆利索。她是个典型的急脾气,“马上就办”是她一贯的作风。
她负责石油焦、硫黄和燃料油的统销工作。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天要开出20多张装货单,收集20多张结算单,这一出一进丝毫不得马虎。她还要负责与生产调度部门协调生产,和运行部协调产品装车出厂,和炼销公司协商产品价格,与运输部门沟通车辆安排等工作。近几年来,因工作繁忙,双休日加班成了张芳的工作常态。
疏后路 降库存
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面临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
从去年十月一日开始,公司开展了“绿色革命、环保风暴、为生存而战”的活动。石油焦产品的搬倒、堆放、装车出厂成了环保风暴工作的重中之重。
怎样才能减少现场扬尘,这个难题曾困扰得张芳多少次彻夜难眠。
经过和相关人员多次商讨,大家一致认为“疏后路、降库存”是减少扬尘实现环保的唯一办法。
张芳反复梳理焦炭出厂流程。从计划下达、排车、出单、搬倒、装车的时间,到焦炭生产时间、除焦时间、化验分析时间,天车班把成品焦搬倒到临时储焦区的时间,每一吊车的抓载量,装载机的装载量,每台车的装车、过磅、封车时间等。张芳一趟趟跑现场,分析每个环节出现问题的原因,终于划清了责任,完善了除焦和化验分析制度。
她又与炼油销售公司、金桥运输公司进行了沟通,从销售终端发力,联手采取措施,努力做到尽产尽销。
炼油销售公司系统思考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优化客户结构,实施月计划日均衡提货管理,合理调配运距,确定关键终端客户提货,强化计划管理,确保高效出货的持续性。
公司内部,加强相关单位之间工作的协调性。紧跟生产节奏调整销售节奏。对每一塔的品号提前做好预判,提前下达计划;掌握生焦周期、除焦及搬倒时间,规范了取样分析制度;对计划下达、车辆调配,装车准确性,以及装车过程的操作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张芳利用QQ、微信、办公平台等通讯工具,及时准确传递信息。
张芳多次到现场勘查,对除焦、装车、车辆运行进行细致分析,实现了合理利用时间差进行科学搬倒、装车。为加快装车速度达到一次装车准确,减少反复过磅、装卸,在装载机上安装了计量表,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装车速度,减少了扬尘。
张芳和炼油销售公司代表处负责人共同研讨、实施了车辆进出厂制度。在严格验收车辆资质的同时,向每一位司机发放安全告知书,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厂规厂纪,服从现场人员指挥调度,严格履行安全环保措施。物流公司必须安排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来厂提货,厂区内车辆限速10公里/小时,装车完毕后苫盖防尘布。
为抑制焦化扬尘,在储焦场四周安装了挡风抑尘网,将扬尘控制在限定区域内;新上3台雾炮机、4个喷淋头,装车时开启雾炮机抑制扬尘产生,4个喷淋射头定时喷水,覆盖焦场。炼油三部安排两名专职保洁工紧盯现场,随时操作雾炮机和喷淋头,同时对车辆经过区域进行不间断清扫;增上洗车系统,对所有拉货出厂的车辆进行清洗。
强管理 捡黄金
“现在我们很踏实,按照事先排定的月计划量分配到周均衡提货,既不用担心市场好的时候拿不到货,也不用顾虑市场差的时候拿不到货,对货物、车辆的安排也做到了预期管理,达到了单、货、车三者有机和谐地运转,避免有单、有车等货;有货、有车等单;有单、有货等车的情况出现。”一位山东客户对“周计划管理举措”表达了内心由衷的赞叹。
过去,石油焦、食品级硫黄等产品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到沧炼来提货,市场好的时候大家排队抢货,市场差的时候,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和库存的局限性,造成产品后路不畅出现堵库的风险。
鉴于此,张芳和炼油销售公司代表处负责人反复研讨。围绕产、销、需三方长期稳定合作,实现多方共赢,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理念,在之前实行“月计划管理”的基础上,分摊到4周,预排周计划销售。在出厂环节力争日均衡发货,保证资源供应,实现共赢。同时,跟踪客户周计划执行情况,实施“日均衡、周反馈、月考核”。周计划管理的推出有利于稳定供需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
及时跟进服务工作,制定了《规范石油焦车辆进厂装载秩序》,严格按制度办事,装车现场秩序有条不紊。每当有天气污染预警、阴天下雨下雪、道路堵车、尾气检查、交通管制等特殊情况,张芳都会及时在微信群里通报,提醒大家充分做好预期管理,解除后顾之忧。
在价格管理方面,张芳和炼油销售公司代表处保持密切联系,紧盯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石油焦和硫黄每周二定价,及时向生产主管部门反馈信息。每逢市场上低硫石油焦价格走高,生产技术处和炼油三部灵活调整生产方向,借助低硫石蜡基原油资源较多的时机,阶段性生产低硫石油焦。从2018年1月到今年4月,共销售出厂低硫石油焦13.12万吨,增效1440多万元。(伏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