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养犬行为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主管部门重视。记者近日在山东、安徽、福建等省份采访发现,各地正更新监管理念,不再就事管事,而是通过人性化、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和规范措施,有效遏制了不文明养犬行为。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俗话讲得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只要主人对它好,它就会忠诚地伴随在主人左右,单纯不掺杂任何杂质。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养宠物排行榜中,养狗是稳居榜首,养狗一时蔚然成风。养狗并没有错,但养狗不注意方式方法,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狗伤人,狗伤人事件并不少,而且可能引发狂犬病,很难治疗;比如污染环境,到处大小便是最令人厌恶之事;比如影响市容,成群狗狗在街上嬉戏打闹……这些统称为不文明养犬行为。
这些看似狗身上的问题,其实问题出在人身上,也就是养狗者身上。试想,如果狗主人是一个非常注重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文明之人,当然就会管好自家的狗,让他文明出行。当然也有客观原因,如今能够让狗如厕的地方很少,一些“溜狗”在外,找不到地方解决狗如厕问题,也只好随地“大小便”,这也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立竿见影。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指示,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如今人如厕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同样,狗如厕的问题也应该来一场革命,只有让“宠物厕所”出现在大街小巷,宠物随地大小便现象就会大大减少。淄博市周村区大街街道办事处长安社区就探索建立“宠物厕所”,安排专人定期打扫,如今宠物随地大小便很少见。希望这项探索能够得到推广,让全国各地都有狗狗的“专属厕所”,是为最好。
推动文明养犬,还得提升狗主人文明意识,只有意识真正提升起来,行动才能真正文明起来。解决问题文明意识问题,还得双向着力,软硬兼施。在“软”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养狗人士真正认识到,养犬是你的权利,文明养犬却是你的责任。在“硬”方面,就是要出台具体制度,对于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惩戒,真正让制度“长牙”,发挥作用。济南实行不文明行为与计分制相结合,养犬人被扣12分后,犬只将被没收,可谓发挥了巨大约束作用,让文明养犬成为时尚,蔚然成风。(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