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这几句话,铿锵有力,发人深省,少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少年是一个民族兴旺的源泉,少年是一个国家命运的舵手。中国想继续强盛下去,就必须重视青少年的教育。
近日来,媒体的报道,让人寒心。部分少年扭曲的三观背后是怎么样的教育?“巨婴悲剧”的频发究竟是哪种教育的缺失?婴幼儿培训班真的意味着教育在进步吗?教育,不应该只交给学校,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责无旁贷,家庭教育应是青少年教育的长板。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有着超级地位。想干什么干什么,想要什么给什么,纵容和被动给予被当做一种爱的方式复制。糊里糊涂的家长,三观尽毁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悲剧始源于家长,送去学校就万事大吉,给足钱就一劳永逸。数据显示,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留守家庭都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危家庭。由此看来,一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不仅仅是恶劣行为的发出者,更是成长环境的受害者。此时,反思环境比谴责个体更有意义。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教育不仅是身体上的抚养,更是精神上的培养。从引导开始,以身作则。告诉孩子,红灯停绿灯行不仅仅是保护自身,更是一种社会规则;告诉孩子,助人为乐不仅仅是优良品质,更能体现人生价值,告诉孩子,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只是一种训诫,更是一种自警;告诉孩子热爱祖国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信仰。用理性培养,拒绝跟风式培养,问问孩子喜欢什么,赢在起跑线上不是什么必要条件;杜绝攀比式培养,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灵魂,因材施教才是必要之举;防止揠苗助长式培养,用耐心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用爱浇灌,教会孩子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传统美德;教会孩子感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想抱;教会孩子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教会孩子去爱,索取和奉献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等等。
教育儿女,如同栽培庄稼。没人管的庄稼,同悉心栽培,按照时令庄稼去苗,施肥,灌溉肯定不同。家长们不能把教育责任全盘交给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迟早也会让社会教上沉重的一课。(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