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动力。近日,三河市农业科技领域传来喜讯:首家“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河北三河酵素肥科技小院正式获批并投入运行,为三河市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的科技活力。
![]()
图为科技小院组织技术培训。王洪涛 摄影
三河酵素肥科技小院由三河市科协组织协调,深度整合了河北省科协、廊坊市科协、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资源,并以在酵素肥领域具备扎实研发基础的三河市育实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依托单位。它的建立,旨在精准应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依赖度偏高”“土壤质量退化”以及“农产品品质提升遭遇瓶颈”等现实挑战。
科技小院的核心攻关方向,是研发与推广环境友好、效能显著的酵素微生物菌肥。依托单位育实农业已具备成熟的产品研发能力,其酵素肥在前期试验中已展现出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提升果蔬内在品质的显著优势。小院的任务是进一步将这一技术本地化、标准化、普及化,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酵素肥应用技术规范”,让现代农业技术真正扎根田间,探索出一条科研助农、产业兴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科研院校,一头连着广袤田野。科技成果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田间地头来检验。在段甲岭镇后山村,农户李大姐的菜园里,科技小院推广的酵素肥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种植模式。施用酵素肥的茼蒿茎秆粗壮、肥厚嫩绿,长势喜人。
在不远处邵大姐的果园里,科技小院推广的酵素肥技术同样结出了累累硕果。施用酵素肥的“中国红”“富士”苹果,色泽红润透亮,果形饱满匀称。科技小院“专家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并指导果农用落果、秸秆这些“废料”来自制菌肥,减少化学农药,种出更健康、更受市场欢迎的“生态果”。
让好技术落地生根,培训是关键。当前,科技小院已经成了周边种植大户的“新课堂”。在段甲岭镇前山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科技小院的“专家服务队”正为种植户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实操课。从酵素微生物菌肥的制作原理,到原料配比的精确计算,专家们讲得细致,农户们听得认真。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了农户们的信任。截至目前,科技小院组织的技术培训已有40余户种植大户参与。
![]()
图为施用酵素肥的苹果色泽红润透亮。王洪涛 摄影
从培训课堂的系统讲解到田间地头的精准指导,从试验田里喜人的长势到果园内红彤彤的果实,三河酵素肥科技小院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绿色科技植入乡土。它不仅在技术上为农户排忧解难,更在理念上引领着农业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与“保护环境、鼓足钱袋”并重的未来迈进。三河市科协将持续深化科技小院建设,促进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生产能力、农户种植需求深度融合,让酵素肥技术惠及更多农户,为三河市及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马皓琪 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