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技”赋能 保定17.5万次培训育21.4万高技能人才)
新畿辅-保定日报记者 刘琦
11月14日的保定,寒意渐浓,河北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活动现场,却涌动着火热的就业活力。
同步开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里,求职者记录岗位信息的笔尖不停,政策咨询台前工作人员的讲解声此起彼伏,直播屏幕上“求技能培训渠道”的弹幕不断滚动,这幅“供需两旺”的图景,正是保定“十四五”期间以技能破题、推动高质量就业的生动切片。
“我们需要生产储备干部,本科毕业生月薪6000元起、研究生月薪7000元起,入职后还能申请技能提升补贴,考下证书还有涨薪机会。”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招聘专员于佳兴正在一一解答求职者问题,还顺手递上印有公司培训体系的宣传册。
不远处的“直播带岗”专区更显热闹。主播举着手机走进一家装备制造企业的展位,镜头先对准展台上的精密零件,再转向连线的企业车间,“怎么报名培训”“保定本地有实训基地吗”的提问刷屏。
这场专场活动,只是保定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的一个缩影。当天,来自保定、唐山的112家制造业企业带着“诚意”而来,通过“线下设展+线上直播”的双渠道,向京津冀求职者精准推送2500多个岗位。
保定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19所驻保高校、28万名在校生为产业发展储备智力,89所职业院校、21.3万名在校生构成技能人才“蓄水池”,每年向企业输送6万余名技能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完善,更让技能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从17.5万次培训的“量的积累”,到21.4万高技能人才的“质的飞跃”;从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手拉手”,到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发展的“肩并肩”,“十四五”期间,保定正用“技能赋能”的钥匙,书写高质量就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新篇章。
编辑手记授人以渔 激活一池春水□白冰这场火热的人力资源对接活动,生动诠释了保定以“技能赋能”破解就业与产业协同发展难题的智慧路径。从精准送岗的“直播带岗”到诚意满满的薪资培训体系,从高校资源的“智力储备”到职业院校的“技能蓄水”,保定正以一场深刻的供需重构,打通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通道,开启高质量就业与产业升级的双赢之门。“授人以渔”方能激活一池春水。当笔尖记录的不再仅是岗位,而是清晰的职业上升通道;当屏幕滚动的不仅是提问,而是对技能提升的迫切渴望——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成长轨迹。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的“肩并肩”,正是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