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明的脚步】河北衡水:精准对接,全方位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创建“红色物业”模式,覆盖200余个小区;AI技术多场景应用,让社区服务更智能便捷;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全省首个开展物业精细化管理的试点城市,衡水积极探索基层物业精细化管理新路径,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
10月24日,衡水市桃城区丽景福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按摩服务。记者焦磊摄
红色物业全覆盖 社区服务暖人心
“居民反映的事,无论大小,我们都会认真记录。解决一个问题,就做一次回访,居民不满意就继续改进,直到他们满意为止。”在泰华格林家园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商秀环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小区居民的各类需求。
居民彭先生说,小区曾换过3家物业公司,可服务始终停留在扫扫地、修修灯的层面,大家渐渐对物业失去了信心。引进了“红色物业”模式后,这个老小区终于焕发了新颜。他说:“你看现在,路面平整了,车辆停放有序了,楼道杂物清理得干干净净。”
“现在,我们和95%的居民都加了微信好友,‘有事找物业’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商秀环笑着说,“居民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只要用心服务,就能赢得大家的信任。”
立足群众所需所盼,近年来衡水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的“红色物业”模式,坚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推动“红色物业”专业化服务进小区,符合条件的小区物业成立党支部,不符合条件的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方式,将小区打造成“红色物业”小区。
中华街道为社区量身定制“菜单式”服务,实现各小区管理精细化、精准化、精心化。福苑社区丽景福苑小区的楼栋特色文化建设、育新社区盛世桃城小区的“楼道月月谈”活动、华东社区温莎花园的生活服务信息库、盛世桃城物业设置多功能“红色便民服务站”等,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还让服务更贴心、更高效。
目前,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市区已在20家物业企业建起党组织,覆盖小区200余个。
![]()
10月24日,衡水市桃城区育新社区盛世桃城小区的一栋居民楼楼道,物业工作人员(中)在巡楼时了解居民需求。记者焦磊摄
AI赋能智慧社区 提升治理服务效率
“你好,请问高龄老人补贴怎么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近日,在冀州区湖滨社区,一款“社区AI”机器人成为居民微信群中的新成员。它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解答民生关切,还能及时向社区网格员反馈各类意见和建议,大幅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
作为冀州区超大社区,湖滨社区常住人口达9500多户2.3万多人,社区日常事务繁杂,工作量较大,很难做到全天候精准对接满足居民服务需求。记者了解到,通过“社区AI”,居民输入咨询问题即可实时了解医疗、就业、养老、社保等相关政策。该系统全天候在线,极大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
目前“社区AI”已实现了“自主学习”“接‘问’即答”“敏感预警”“意见建议征集”等多个功能,具备语义理解等能力。系统已录入11个部门的政策文件280余份,不仅能实时解答低保办理、医保办理、失业登记等常见问题,还能够自动识别对话中的“停水”“停电”“诈骗”等关键词,及时上报网格员处理。
围绕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需求,衡水完善智慧社区功能,构建数据驱动、智慧先进、开放可拓展的智慧社区总体架构,重点打造智慧社区移动应用与社区服务结合的新型体系,出台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方案,从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出发,高标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为便于管理和服务,该市瞄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区域通办。目前已建立市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1个、街道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4个、社区综合信息平台50多个。同时,搭建衡水市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冀州区光彩“一键通”呼叫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助急、助医、助餐、助浴、助行、助购”等30余项免费服务和低偿定制服务,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社区和医院互联互通。
同时,各社区还对服务项目进行了升级,达到社区管理智能化、社区服务便捷化、政务服务高效化相统一。通过社区App,把居民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法律治安等与互联网结合,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预约服务、查询信息。如今,该市已有116个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智慧社区系统,构建“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
10月24日,衡水市桃城区御龙湾社区的社区食堂内,一位居民通过“云生活”小程序点餐。记者焦磊摄
志愿服务聚合力 激活社区共治活力
走进桃城区路北街道昊和沁园小区,墙壁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邻里相亲,守望相助”16个大字,写出了沁园社区的美好愿景。
在沁园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的展示墙上,展示着一张张群众文化活动的照片。“正是这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拉近了小区居民的距离,加深了邻里情。”衡水初心社工负责人王金秀说。
以活动聚人气,以道德聚人情。近年来,沁园小区致力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创新,充分依托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等节点,创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端午节的“粽香满园迎端午”、中秋节“百家宴”、重阳节“敬老宴”等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在活动中,凝聚“小家”为“大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居民感受到小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近日,在桃城区丽景福苑小区社区活动室内,93岁的赵秉钧老人正与京剧社票友们排练经典唱段。与此同时,小区居民段玉秀家中,志愿者张淑香熟练地整理着房间,将热腾腾的午餐摆上餐桌。
今年,福苑社区以创新思维破解养老难题,通过构建“七彩银龄 友福相伴”志愿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低龄助高龄、健康帮失能”的互助养老新路径。“我们通过健康评估将老人划分为活力型、半失能型和失能型三类,建立动态管理档案,由78名低龄老人组成7支专业服务队,实现精准帮扶。”福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韶静说。
据了解,福苑社区整合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及慈善资源,形成立体化支持网络。针对失能老人家庭,推出日间照料服务,由日间照料专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团队,提供康复训练、基础护理等支持。
如何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衡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党员社区志愿服务队、物业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岗等,带动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引导群众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此外,该市还整合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力量,构建联动工作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基层聚集,有效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该市在7个社区开展“老帮老”志愿服务试点,不仅提升了小区基层治理“温度”,也让尊老爱幼渐成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