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无偿献血事迹、彰显无偿献血精神,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廊坊市中心血站每周推出一期《悦读·悦爱》栏目版块,透过一个个献血小故事,让“热血英雄”走进更多人的视线。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
燕郊的晨雾依旧漫过街角,梧桐叶覆着薄霜悄然飘落,风里已透出凛冽的寒意。然而在这清冷的季节,燕郊献血屋里却始终涌动着一股特殊的暖流。那是王梦冉伸出手臂时,脉搏之下奔流不息的青春热血。自2023年步入大学校园起,这个文静的姑娘就把献血屋当成了第二个“课堂”。每次她平静地走进采血室,眼中的坚定总令人动容。6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为无数陌生生命送去的希望火种。“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每当受到称赞,她总是这样浅浅一笑。秋去春来,献血证上的印章渐渐密集,而这份善意早已超越捐献本身。它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许多在病痛中等待黎明的人。王梦冉用她32次的热血奔赴告诉我们,最绚烂的青春,原来就流淌在每一次为爱举手的瞬间。
![]()
岁月奔流,终将淘洗出真正的重量。在霸州献血屋,董建华大哥用十八年的步履,将自己走成了一条温热的支流,默默汇入生命的长河。今天,他再次如约而至,平静地完成了第131次献血。当血液顺着导管流淌,看到的是一场已持续了十八年的生命接力。自2006年他首次挽起衣袖,这份守护便从未中断。累计47400毫升的热血,在他手中化为一座座生命的渡桥,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从此岸护送至安康的彼岸。生活里,他是一位古玩爱好者,但他最珍视的收藏,却是那数十本殷红的献血证。在他看来,这方寸之间的记录,是任何古董都无法比拟的“生命孤品”。更可贵的是,在他的感召下,妻子与弟弟也相继投身其中,让这条热血长河,汇聚了更多支流,愈发波澜壮阔。时光能为器物覆上包浆,而岁月,则为他这十八年的善举,镀上了最温暖的光华。
![]()
十月,固安浸润在暖阳中,赵玉红走进献血屋,带着紧张与坚定,完成了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家人常说,献血是举手之劳,却能延续生命。”她轻声说。多年目睹亲人挽袖奉献,善意的种子早已在她心中生根。了解单采血小板对救治危重患者的意义后,她毅然作出决定。从填表、检查到采血,在医护人员温和引导下,她的忐忑逐渐化为从容。仪器运转,血液在管中流淌,如生命之河静静奔涌。四十分钟后,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采集完成。手持鲜红的献血证,她面带微笑着说:“能这样为他人点亮生命,无比珍贵。”赵玉红用热血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善意篇章。这不仅是个人突破,更是对生命价值的诠释。爱心如涟漪扩散,将激励更多人挽袖加入这场生命接力,让希望延续,暖流永涌。
![]()
深秋时节,满城尽染金黄,落叶如信笺飘落,脉络间藏着时光低语。外卖员魏永强的电瓶车,无数次驶过市中心血站门口,车轮载着生活烟火气,在那抹鲜红标识前,始终藏着一份未曾言说的牵挂。2009年寒冬,他第一次在此驻足,将终日奔波的脚步化作温暖停留,只为用无偿献血的方式帮助他人。十五年光阴荏苒,十一次挽袖从未间断,从全血到单采血小板,3600毫升热血带着他的体温,静静流入生命长河。最初的好奇早已沉淀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一次次伸出手臂时,化作无声却坚定的承诺。落叶归根滋养新生,他掌心的温度正续写生命接力。那流动的鲜红,将平凡人的深情铭刻进城市血脉,在浓郁秋色中,留下了比满地金黄更温暖人心的印记。
热血英雄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不断续写生命的奇迹,他们的故事令人百转千回,他们的故事永远激励人心。据统计,本周共有179人成功捐献单釆血小板330个治疗量。
在有风有雨的日子,有花草树木的流年,总会有一个平凡的你。这一刻,岁月温柔了时光,镌刻了足迹;时光尽是我和你,期待您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