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采集室内,暖意驱散了深秋的微凉。来自石家庄藁城区的孙先生早早来到这里,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发出规律的嗡鸣,淡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从他的血液中分离出来。这份承载着十九年承诺与大爱的“生命种子”,即将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
这份奇妙的“缘分”,要从十九年前那个夏天说起。当时,刚满20岁的孙先生,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纯粹的善意,走进献血屋,毅然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当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留取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想着,能帮到别人也是一件好事。”多年后,回忆起那时的决定,孙先生的语气依旧平淡而坚定。他深知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便将这份承诺悄悄藏在心底。
命运的伏笔在五年前悄然浮现。当时,孙先生接到初步配型成功的电话,便一口答应下来。“后来没能成功捐献,估计是有了更加匹配的捐献者吧。”但这次经历,却让孙先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更深的牵挂。此后,他主动搜索资料,更加全面地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默默为可能到来的“使命”做着准备。
![]()
![]()
时光流转,今年九月份,初步配型成功的电话再次响起。当红十字工作人员确认他的捐献意愿时,孙先生先是愣了愣,随即声音里满是笃定:“真的吗?我愿意捐献!”这一次,他依旧坚定如初,没有丝毫动摇。
孙先生捐献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两个儿子得知爸爸要去“救人”,眼里满是骄傲:“爸爸真棒,一定要加油!”在家庭这个温暖的港湾里,孙先生感受到了无尽的力量。
作为石家庄品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售后人员,孙先生日常工作十分忙碌。得知他要去捐献,同事们纷纷主动分担他的工作,一遍遍叮嘱:“安心捐献,工作有我们!”这份温暖的支撑,让孙先生毫无后顾之忧。
为了促使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中,从10月26日起,孙先生每天要注射动员剂。从小到大几乎没扎过针的他,面对针头时难免有些紧张。注射后,出现的身体酸痛、乏力等不适,也让他备受考验。但每当想起远方病床上那位正焦急等待“生命种子”的陌生人时,他便咬牙克服所有不适,一次次全力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
![]()
采集当天,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陪伴下,孙先生顺利完成捐献。当分离机停止运转,看着那袋饱含温度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至此,孙先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1395例、河北省第890例、石家庄市第2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希望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往后的每一天都开心快乐。”望着即将被送往患者身边的“生命礼物”,孙先生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