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旨在提升公众对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的预防意识。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塞”)和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出血”)两种类型。在众多危险因素中,糖尿病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却常常被忽视。临床数据显示,许多脑梗塞患者伴有糖尿病或高血糖病史,而糖尿病患者也常因脑梗塞致残甚至死亡。糖尿病,这个看似“不致命”的慢性病,实则是脑梗塞的“隐形推手”。
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即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供应中断,脑组织因缺氧、缺血而坏死的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严重时可致死或致残。
脑梗塞发病前常有预警信号,如:突发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行走不稳、不明原因跌倒、短暂意识丧失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
糖尿病如何“招惹”脑梗塞?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血管与神经。特别是对脑组织,高血糖会引发以下变化:
乳酸中毒:脑组织中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产生大量乳酸,加重脑损伤;
脑水肿与颅内压升高:高血糖状态下,脑组织更易水肿,血流减少;
血管内皮损伤:血糖持续侵蚀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
血栓风险增加:斑块脱落可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塞。
研究表明,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是脑梗塞致死的显著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糖是保护大脑的关键。
综合防控,双管齐下,助力血糖稳定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预防脑梗塞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降糖药物,并合理安排饮食和适当运动。中医药在糖尿病管理中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其次,针对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波动较大的患者,可考虑服用通络药物降糖,例如津力达颗粒,以“健脾运津”为原则,既能平稳降糖,又不易引起低血糖,同时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调节血脂,对预防脑梗塞具有积极意义。
做好一级预防,远离脑梗塞
此外,糖尿病患者作为脑梗塞的高危人群,应积极进行一级预防。通络中药通心络胶囊被广泛用于临床预防,它能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脑梗塞发生风险。对于已患脑梗塞的患者,通心络也能促进血管新生,恢复脑部血流,减轻后遗症。
在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我们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不要忽视“甜蜜”背后的危机。控制血糖、保护血管、定期筛查,是远离脑梗塞的关键。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药物治疗、积极的中医调理,共同构筑起预防脑卒中的坚固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