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烟火百年园韵
——庆祝张家口市人民公园建园100周年
![]()
晨光漫过卧龙亭别致的檐角
公园里的青石板路
与静卧的人工湖一同泛起柔光
静谧而鲜活
当阳光为这方盛满城市记忆
涵养百载风华的城中桃源
披上暖意
今年,张家口市人民公园
迎来了建园100周年
百年历史,你知道多少?
回溯百年晨光,人民公园于城市肌理中悄然扎根。从最初承载市民休憩需求的城市绿洲,到跨越世纪见证时代变迁,这片土地的故事早已随草木生长蔓延。
![]()
![]()
![]()
![]()
![]()
100年,她是如何度过的?
1925年
市政局收购一片荒地辟为苗圃,专注树木种植。
1933年
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将苗圃扩建为“太平公园”。八德堂、明德亭等融入儒家文化元素的建筑拔地而起,引入清水河河水灌溉植被,使之成为兼具自然景观与道德教育功能的公共场所。
1948年
张家口解放,公园迎来新生,正式更名为“人民公园”。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增建围墙、栏杆,广植花木改善环境。
1965年起
游泳池、儿童游乐场、动物园等设施陆续建成,功能日益丰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1973年
实行2分票价的门票制度,修缮动物笼舍与电动游艺设备,对梅花鹿养殖进行产业化培育,年游客量高达215万人次。
1980年代
公园扩建人工湖,增设水榭、曲桥,景色更加宜人。
2004年
取消门票,公园免费开放,真正实现还园于民。
2006-2007年
实施“拆墙透绿”与改造工程,拆除围墙,迁移动物园至水母宫,并划分出生态游憩区、中心水景区等五大功能区,实现生态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2018年
聚焦水景改造,新建玻璃桥、叠水设施和喷雾效果,营造出如诗如画的“仙境”氛围,中心水景区焕然一新。
2019年
升级出入口,安装无障碍通道,配备监控,实施亮化工程。
2020-2025年
公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增设挂衣钩、直饮机、夜间照明等便民设施,提升公园服务品质。
至此,人民公园逐渐展露出现在的模样,园中景致宜人,游览、娱乐、文体与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对于市民来说,它不仅是休闲娱乐之地,也是感受自然美景的好去处,更是搬不走的历史记忆。
![]()
此时园景,又一绝
在张家口人的记忆里,人民公园是跳跳床、碰碰车和摩天轮中回荡的欢笑声,是公园门口让孩子们挪不动脚步的零食小摊,也是幽静雅致的凉亭长廊中一段段缓慢流淌的时光。
如今,有的早已随着时间消逝,但留在原地的,都变得更有韵味了。
![]()
![]()
![]()
![]()
2018年以来,公园在延续场地自然基底与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阶段实施品质提升。
2018年,公园以中心水景为核心,引入玻璃桥、叠水与喷雾系统,重塑水岸空间,营造出灵动飘逸的“仙境”意境。
![]()
![]()
![]()
![]()
![]()
![]()
2019年以来,公园进一步优化功能与风貌,通过更新出入口、增设无障碍设施与监控系统、实施亮化工程,进一步完善便民设施,并巧妙保留古树等历史元素,在满足现代使用需求的同时,也延续了一方土地的温度与记忆。
![]()
完善设施
![]()
![]()
![]()
在园林植物方面,人民公园立足当地气候,遵循“本地为主、外引为辅”原则,通过引种驯化,以31个品种、9799株丛树木营造四季流转的生态美景,百年银杏、槐树、卫矛等古树挺拔屹立,构筑起公园的绿色基底。
![]()
![]()
![]()
![]()
公园内占地约550㎡的牡丹园尤为出众,树龄达八九十年的牡丹与2020年新引进的150株牡丹交相辉映,每年5月上中旬竞相盛放,最大花朵直径达30厘米,引得游人驻足赞叹。
美景如画
![]()
![]()
在历史建筑方面,园内3处老建筑各有千秋。近年来,公园对老建筑的保护性修缮,既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更让历史文脉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保护传承
![]()
![]()
![]()
百岁新生,与城市共生长
从百年前的初绽到如今的“百岁新生”,人民公园始终是城市里不变的热闹港湾。它见证着城市的蓬勃生长,也珍藏着市民的生活碎片——晨光中的晨练、花丛间的笑语、树荫下的歌声,皆是最生动的民生画卷。
百年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愿我们共同的记忆之地在“百岁新生”中,与城市和人民携手迈向更蓬勃的未来。
人民公园,100岁生日快乐!
策划:王超 孙琳 田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