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年河北省网络文明宣传月】“燕赵好网民”故事|霸州市第四中学教师周兴刚)
从三尺讲台到网络云端 以媒为桥传递校园正能量
——记霸州市第四中学教师周兴刚
在霸州市第四中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不仅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汗水,更在网络平台传递校园正能量。周兴刚,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高中英语教师,用20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燕赵好网民”的深刻内涵,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触网、用网、兴网的典范。
![]()
从教坛到网络:教育初心的延伸
2005年,周兴刚从廊坊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来到霸州市第四中学任教高中英语。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就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的传授,更是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他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每一位学生。那些年,教室里总有他洪亮的领读声,办公室常有他与学生促膝谈心的身影。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敬业精神,周兴刚很快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荣获“霸州市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传统课堂的成功。在信息技术浪潮席卷而来的时代,他敏锐地意识到,教育不能固守于一间教室、一块黑板,而应主动拥抱变化,拓展育人空间。
![]()
2016年,学校将外宣工作的重任交到周兴刚老师手中。这对一直从事英语教学的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没有经验可循,没有路径可依,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我。”怀着这样的信念,他开始了从教师到“网络多面手”的转型之路。
融媒阵地建设者:校园故事的讲述人
接手学校宣传工作后,周兴刚老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打造学校的网络宣传平台。当时,校园媒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有限,经验匮乏。但他坚信,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应当被记录。
他首先从成立校园电视台入手,从节目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一点一滴地学习。没有专业团队,他就动员有兴趣的师生一起参与;没有昂贵设备,他就研究如何用有限的器材拍出最佳效果。渐渐地,校园电视台的节目质量显著提升,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在他的悉心经营下,现在的校园电视台有主持部、记者部、摄影部、后期部和航拍部,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兴趣小组,成为学校吸引力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学生社团之一,是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不少学生因此对传媒行业产生兴趣,确立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周兴刚老师意识到,学校宣传不能仅停留在传统媒体上。他率先申请创建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始探索新媒体传播规律。从标题制作到版面设计,从内容选择到推送时机,他反复研究优秀公众号的运营经验,逐渐形成了霸州四中特有的风格定位。
![]()
当短视频时代来临,周兴刚老师又一次走在前列,先后开通了学校的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为了拍摄出更具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开始向校外人士请教学习无人机航拍技术。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技巧,从飞行安全到镜头语言,他一点点攻克难关,终于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
如今,在霸州四中的校园里,常能看到周兴刚操控无人机拍摄的身影。那些曾经静止的校园景观,在他的镜头下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那些常规的校园活动,通过他的创意剪辑,成为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他拍摄的视频作品,不仅记录了学校的蓬勃发展,也成为招生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
清朗空间守护者:网络素养的播种人
在几乎人人都会上网的网络时代,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周兴刚老师不仅自己争做“燕赵好网民”,更致力于在学生心中播撒网络素养的种子。
他开发“网络与生活”系列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识别网络谣言、抵制不良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他倡导“文明上网、理性发声”的理念,教导学生既要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也要自觉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
在内容创作方面,周兴刚老师始终坚持正确导向,传播正能量。他策划的“师德风采”“学子风采”等系列报道,生动展现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他制作的校园文化视频,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疫情期间,周兴刚老师的网络宣传平台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他及时发布学校防控措施,科普防疫知识,记录师生同心抗疫的感人故事。他还创新开展线上活动,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那段特殊时期,他的工作常常到深夜,但他从未有过怨言。“只要能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再辛苦也值得。”
不忘初心:永不止步的探索者
二十年教育路,十年网络行。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到成熟稳重的骨干教师,从英语教学的“专才”到网络宣传的“通才”,周兴刚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依然保持着对新技术、新平台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他常说:“在互联网时代,停止学习就意味着落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率先拥抱变化,探索技术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
在他的努力下,霸州四中的网络宣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连接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服务学生成长的有效平台。学校先后荣获“霸州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网络文明建设示范校”等称号,周兴刚老师个人也多次受到表彰。
![]()
面对荣誉,他始终谦逊而清醒:“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霸州四中,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这是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
在争做“燕赵好网民”的道路上,周兴刚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点滴付出的坚持;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却有默默耕耘的担当。他就像燕赵大地上无数平凡而优秀的网民一样,用自己的专业和热忱,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里,播种希望,传递温暖,守护着这片网络精神家园。
![]()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争做“好网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不是一时热潮,而是一种常态。在建设网络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周兴刚老师这样的“好网民”,汇聚成磅礴力量,推动着我国互联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