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飒爽,文脉绵长。9月28日,沧州文庙隆重举行孔子诞辰2576周年纪念活动,沧州工贸学校近百名学子受邀参加祭孔大典及礼乐展演,以青春之姿传承千年文脉,以诚敬之心致敬至圣先师。
![]()
匠心筹备
数日磨一剑 师生共筑文化梦
自活动启动以来,沧州文庙特派三位资深指导教师来校指导,从学生选拔到节目编排再到礼仪训练,师生们以“毫厘之间见匠心”的态度反复打磨。
为平衡学生日常学业与活动训练,学校将集中训练时间设定在自习课及晚自习时段。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于鹏多次前往训练场馆指导工作,学生处副主任陈君及校团委相关教师持续跟进训练进展,及时掌握训练动态。二十天里,同学们从最初的动作生疏到后来的行止有度,从对礼乐的懵懂好奇到能精准演绎“八佾舞于庭”的庄重,每一滴汗水都化作对传统文化的虔诚致敬。
![]()
![]()
礼乐交融
彩排与展演 青春与经典的对话
9月27日,百名学子踏着青石板路走进沧州文庙,进行全流程彩排。朱红门墙下,他们手持笏板,步履生风;大成殿前,八音齐奏,百人齐舞。
9月28日正式演出时,随着编钟鸣响,同学们身着汉服,执羽而舞,将“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融入一招一式。这份对先师的诚挚敬意,通过学生们的精彩演绎完美呈现,学生们以扎实的功底和饱满的状态出色完成本次任务。
文化传承
以少年之志 续千年文脉
沧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王经主任表示:“这些孩子的表演不仅有形,更有神。他们用青春诠释了‘礼乐相成’的深意,让传统文化真正‘活’了起来。”
2406班冯安宁在活动结束后有感而发:“当我手持笏板,仿佛触摸到了两千年前孔子文化的温度。每一次叩拜,都是对‘学而不厌’精神的重新体悟。”
一场祭孔大典,百名学子以礼为媒,架起了古今对话的桥梁。未来,学校将继续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不断拓宽学生参与文化实践的渠道,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锤炼本领,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文化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