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耳鼻喉科的医生,是患者信赖的专业医者;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他还是一位坚持献血十二载的爱心使者,累计献血量已达6万毫升。他就是张先生,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9月28日,来自廊坊的张先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采集室,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血液病患儿送去了生命的希望。张先生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1170例、河北省第880例、廊坊市第4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工作中,张先生经常遇到血液需求较多的情况,他深知血液对于患者的重要意义,便一直想参与无偿献血。第一次与无偿献血结缘是在2013年的6月14日,“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是世界献血者日。”张先生在广场上看到有世界献血者日的宣传活动,他上前挽起袖子,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自此,这份爱心坚持到如今,从献全血到血小板,截至目前累计献血量已达6万毫升,荣获“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
![]()
张先生的爱心公益路并未止步,在献血过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相关情况后后,2018年4月,他主动联系廊坊市红十字会留取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
经过七年的等待,今年7月底,张先生突然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回忆当时,张先生说:“激动!”没有犹豫,张先生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的一系列检查。
在等待采集计划的期间,张先生调整自己的饮食和作息,尽力保障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时,张先生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工作单位的全力支持,家属无微不至的关怀、医院积极调整的工作安排,都为他创造了良好的捐献条件,提供了坚实后盾。
“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生死离别;作为党员,我更懂得责任的分量。”张先生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嗡鸣,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流入储血袋。看着这袋“生命种子”,张先生满脸笑容:“能让一个年轻的生命继续绽放光芒,我就全身充满了劲儿。”
一袭白衣,两份担当。张先生在医疗工作中守护患者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用热血为生命接力的正能量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亲朋好友。“每次我去献血时都带着我儿子,如今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在我的朋友圈里面也算是成功树立成了榜样。”张先生说道。
![]()
面对身边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顾虑,张先生展示着依然强健的手臂,用亲身经历破除误解:“采用的是外周血采集,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每个入库志愿者都是患者生的希望。”张先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关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普宣传,“当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到这是安全无损健康的善举时,会有更多生命因此重获新生。”张先生表示,自己也将奔走在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的第一线,让更多生命因爱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