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活水+数字动能”!廊坊以创业创新促就业惠民生)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刘杰、张超)清晨的廊坊,默勒科技汽车部件(廊坊)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作业;香河慧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直播间里,主播与求职者的互动声此起彼伏;北京滨松光子三期项目现场,工程师正在调试新设备……
这一幅幅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廊坊市2025年以创业创新促就业惠民生的活力图景。今年以来,该市通过金融纾困、政企协同、服务升级多维发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87.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7224人,构建起“创业激活产业、产业创造就业、就业助推民生、民生助力振兴”的良性循环。
4月25日,廊坊开发区组织举办2023年 “廊开就业·职为等你”大型云聘会。图为直播带岗现场。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为企业解燃眉之急
“200万元贷款3天到账,财政贴息50%,不仅补上了厂房租金缺口,还让我们的注塑模具清洗专利有了转化资金!”近日,默勒科技汽车部件(廊坊)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峻的话语,道出了廊坊创业担保贷款的“加速度”。
作为拥有18项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默勒科技曾因用工成本上升、京津人才虹吸效应陷入困境。廊坊市人社局主动对接,一方面核实企业“新招用符合条件人数达现有职工10%、无欠薪欠缴社保”的合规资质,另一方面开通产业绿色通道,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办理、人社与银行并联审核,打破审批壁垒。
如今,这笔资金已助力企业核心技术落地,为产能提升储备动能。不仅如此,廊坊还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今年累计发放孵化基地补贴1549.47万元,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创新创业与人才发展基金,让金融“及时雨”精准流向创业一线。
8月30日,“洽逢其10”现场招聘会在廊坊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
政企协同筑巢引凤 为就业拓全新赛道
金融活水打通了资金堵点,政企联动则为人才引进搭建了成长平台。维特根(中国)机械有限公司三期扩建项目正式投产,可年产冷铣刨机核心零部件1000台套,释放大量技术岗位;总投资1.5亿元的北京滨松光子三期项目,预计年产值1亿元,将带来电子信息领域岗位。
为搭建优质就业平台,香河县人社局与香河慧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作,成为政企联动促就业的生动实践。目前,这家本土数字化人力资源企业,凭借“香河招聘求职网”及40万粉丝新媒体矩阵,已累计服务企业超1万家,助力近8万名求职者注册求职,成为当地就业服务的“数字桥梁”。
产业的升级离不开创新元素的赋能。当前,廊坊正以强大的算力基础,为“产业育就业”拓展新路径、开辟新赛道。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廊坊开发区总算力占全市近85%,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使用率超95%,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筑牢算力根基。在实体经济应用端,科森电器通过数字化车间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诺道中科借助AI系统提升医疗科研效率……这些数实融合的具体实践,正持续创造大批高质量岗位,成为就业增长的新引擎。
7月31日,第三届“我为河北代言”电商创业大赛廊坊选拔赛现场。
服务网络全域覆盖 民生获得感持续升温
近年来,廊坊加快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让创业就业触手可及。“在家门口的人力资源市场找到育儿嫂工作,还能免费参加技能培训。”广阳区居民王女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
今年以来,廊坊市累计发布创业信息2000余条,开展专项服务活动70余场次,通过构建“1+11+N”零工市场体系,打通了基层服务“最后一米”。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该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人社惠企贷”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明白纸》,出台二十条就业创业措施,举办指导活动59场次,服务2.6万人次;14个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全链条服务,让更多创业者敢闯会创、梦想花开。
就业创业服务赋能发展的效应持续凸显。在筑牢就业创业“保障网”的基础上,廊坊进一步将服务触角向乡村全面振兴领域延伸,以特色平台为纽带,激活乡村产业活力与人才创业潜能。
7月31日,第三届“我为河北代言”电商创业大赛廊坊选拔赛圆满落幕。这场由廊坊市人社局、廊坊市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赛事,共吸引57支队伍342名选手参赛,涵盖高校学子、电商骨干与创业团队。决赛现场,选手们围绕三河小熏鸡非遗工艺、地方手工艺品文化内涵等开展直播,单场销售额最高突破5万元,既展现了电商实操能力,更打通了农特产品线上销路,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商动能”。
从高端制造到民生服务,从数字经济到乡村电商,廊坊的创业版图正不断拓展。如今,5000万元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与50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已落地,这座城市正以多维赋能的澎湃动能,让创业的“一池活水”不断涌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点燃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