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赤诚映初心 | 以“如我在诉”情怀绘就为民司法新图景)
民生权益受到保障,公平正义得到维护,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廊坊中院审监庭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打造省城先进法院、实现六个提升”年度目标的引领下,坚持“如我在诉”理念,重塑发展“廊坊经验”,深入推动实质解纷,积极探索出一条再审案件矛盾化解的新路径。
多轮调解破僵局,聚焦民生解难题
在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某地产公司将案涉工程发包给某建筑公司,赵某以该建筑公司内部项目经理的身份承包了案涉工程。之后,杨某以某劳务分包公司的名义与该建筑公司签订工程劳务承包合同,对案涉工程进行实际施工。工程竣工后,杨某与赵某、某建筑公司就工程款结算发生争议,杨某遂向法院起诉。案件经过相关程序后进入再审程序。
办理此案时,承办法官以“假如我是实际施工者”“假如我是总承包方”的双重视角审视这起纠纷,认为该案的争议很可能会影响到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为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好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障民生,承办法官在认真分析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决定通过调解解决此纠纷。但由于案涉金额较大,当事人之间积怨较深、互不让步,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承办法官并未因此放弃调解,多次电话联系各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耐心沟通、释法明理,积极寻求各方的平衡点。通过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最终各方当事人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在办案团队的见证下,赵某当庭履行了第一批质保金的给付,至此案结事了,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耐心调解显担当,握手言和解心结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陈某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向宋某借款60余万元。若干年后,陈某向宋某出具欠条,欠款人署名为陈某及妻子李某的名字。事实上,案涉借款虽发生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但签署借条时二人早已离婚,借条上李某的签字也是由他人代签。
此案进入再审程序后,承办法官通过仔细梳理案情,首先明确双方的争议焦点为案涉借款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李某是否应承担共同还款责任。为此,承办法官一面向陈某释法明理,明确其还款义务;一面耐心倾听宋某的实际困难,引导其理性主张权利;同时,努力安抚李某的情绪,反复劝说、耐心疏导。经过多轮调解,当事人之间终于放下芥蒂,达成了共识。最终,宋某向法院递交了撤回上诉的申请,历时九年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攻坚克难促和解,八年纠纷终了结
“感谢法官的耐心调解,今天您太辛苦了,您真是一位负责任的好法官!”当事人郭某紧紧握住承办法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幕,标志着这起横亘在当事人之间八年之久、期间多次激化的矛盾纠纷,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圆满化解。
2006年,郭某与张某签订购房协议,将自己的农村住房出售给张某。合同签订后,郭某将房屋集体土地使用证交付给张某,张某向郭某给付购房款,并实际占有使用该房屋。因张某不是该村村民,2017年,郭某遂起诉张某请求确认该购房协议无效,张某返还其所购买的房屋及宅基地。
为实质性化解纠纷,承办法官认真分析研究案情,综合当事人当庭提供的证据,理清调解思路,庭审一结束便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交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努力化解对立情绪。起初,双方对赔偿数额分歧较大,更加激烈的争执一触即发。
承办法官抓住双方的主要矛盾点,耐心引导双方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运用人民法院案例库及裁判文书网的案例以案说法,使双方当事人充分理解此类案件处理的基本原则和裁判思路,最终经过承办法官反复释法明理,双方均同意做出让步,当日达成调解协议。调解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均对承办法官公正履职、倾心调解、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新时代重塑和发展“廊坊经验”,是廊坊法院人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的缩影。廊坊中院审监庭办案团队,将持续发挥“廊坊经验”优势,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新路径,用“司法为民”的赤诚初心,奋力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新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