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8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两年来,该市服务绩效面积由7.85万亩跨越式发展到19.1万亩,累计带动230个村集体增收达410万元。今年,又争取了试点绩效面积30.8万亩,涉及补助资金2340万元。全程实录如下:
主持人: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高达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出席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8场,邀请到市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尹洪昌先生,合作指导科科长刘莉女士,向大家介绍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尹洪昌副主任进行发布。
沧州市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尹洪昌: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沧州市供销社,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供销系统工作的相关单位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将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再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参与主体,沧州市供销社始终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聚焦农民“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以“体系化、专业化、特色化”为方向,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也逐渐成为了我市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一、自主谋划+项目驱动,有效实现助农增收
近年来,市供销社按照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统一安排部署,在全市集中推广全链条式、多环节式、菜单式等多种托管服务,积累了良好的舆论口碑。自2023年起,中央财政支持供销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下达后,市供销社组织系统服务主体积极参与试点项目,两年间服务绩效面积由7.85万亩跨越式发展到19.1万亩,累计带动230个村集体增收达410万元。今年,我们又争取了试点绩效面积30.8万亩,涉及补助资金2340万元,届时将惠及更多小农户和村集体。
二、业态融合+系统发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在巩固好“耕、种、管、收”等生产环节服务的基础上,市供销社指导各县(市)积极推进业态融合,将农业生产服务与农资供应等其他相关服务项目紧密结合,不断强化和延伸服务链条,推动综合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目前全市已有7个县级供销社在传统农资业务的基础上,依托社会化服务工作,发展起了农资直供业务,部分县社还创立了农资自主品牌,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当地市场的广泛认可。市供销社结合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还创新性开展了柴油配送服务,随时为全市范围内的农业机械提供一站式柴油配送服务。
三、多个模式+多种作物,更好贴合农民需求
当前,农民可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由供销社提供耕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销售等多个环节的服务,实现“按需定制”。同时,供销社提供服务的作物类型也根据区域特点,实现了由玉米、小麦这两个单一品种向油菜、高粱、苜蓿等多种农作物拓展,形成了以服务主粮为主,粮、油、经、饲结合的多元格局,服务更为便捷、多样,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民“不想种、种不了、不划算”的问题。
目前,通过自主培育+项目驱动,全市供销系统全资、控股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已达29家,其中18家已入选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
主持人:谢谢尹洪昌副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问题1:您好,请问我市目前在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正在推动的工作?
主持人:请刘莉科长回答。
沧州市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科科长 刘莉: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发挥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的支持作用,继续助力推进全市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刚才尹主任讲过,今年全市供销系统共获得2340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经过与上级部门积极协调,本年度补助资金重点向我市东部县(市)倾斜,其中盐碱地分布重点县(市)所获资金支持达1670万元,占总量的71.4%。
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延链补链工作。今年我们申报了沧州市狮城粮食储备库和狮城冷链物流中心两个债券项目,总投资达2.77亿元。目前,粮食储备库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审核并报送国家相关部委;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已经过省发改委审核纳入省重点项目库,正在经省财政厅审核。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我们在储、运、加工、销售等农业生产后端环节的服务能力,对于更好地发挥系统职能,助力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供应、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请继续提问。
问题2:您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应用新技术,是应对当前农业发展核心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请问我市是如何开展此项工作的?
主持人:请刘莉科长回答。
沧州市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科科长 刘莉:
目前,供销社现有的农机队伍已基本实现了北斗定位监控系统全覆盖。除可验证作业轨迹外,还可以以县为单位,通过终端实时监控各农机的作业位置,实现线上即时指挥调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农机服务队伍的整体作业效率。
在远期规划方面,我们计划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育主体、延链条、优服务等形式,促进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服务力量显著增强。一是建立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培育入库服务主体数量达到30家以上,发展各类自有农机数量达到150台(套)以上。二是在做好土地托管这一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农资供应、农技指导等配套服务得到进一步发展,粮食收储、烘干、加工、销售等后端环节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刚才提到的2个债券项目也是其中的重要抓手。三是以新技术推动服务优化升级。我们谋划在吴桥县安陵镇开展沧州市数智农业全链社会化服务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预期投资1.04亿元,计划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实现从农业生产到销售等环节的无缝对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科技水平。目前该项目前期材料已准备完毕,正在向市发改委报批。
主持人:
谢谢两位发布人的介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徐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