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飞架于孟加拉国帕德玛河之上的帕德玛大桥,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孟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如今已成为连接该国南北的关键交通枢纽。这座改写孟加拉国交通格局的“梦想之桥”,离不开秦皇岛中铁山桥女工程师魏明霞8年的坚守与付出。她带领团队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用智慧与汗水架起中孟两国的友谊之桥,也为当地民众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
帕德玛大桥主桥长6.15公里,上层为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为单线铁路,是孟加拉国连通南北的交通命脉。中铁山桥承担全部12.58万吨桥梁钢结构制造任务,采用“一桥三地”创新模式——国内预制钢梁部件,海运至孟加拉国工地后完成整体拼装与面漆喷涂。看似简洁的流程背后,藏着诸多世界级难题:帕德玛河流速达每秒5米(为长江流速的2倍),粉砂质河床如同“豆腐”,在其上建桥史无前例;项目驻地初期无水无电、蚊虫肆虐。
魏明霞在帕德玛大桥施工现场进行指挥调度。(资料图片)
2015年,42岁的魏明霞主动请缨奔赴工地。面对“在豆腐上插钢筋”的难题,她撂下狠话:“没先例,咱就创造先例。”湿热环境让她浑身长满湿疹,她就用硫磺皂硬扛;40℃高温下,她跟着工人攀爬十几米高的杆件;深夜孤灯相伴,她翻阅资料、模拟实验,失败了就推倒重来。焦虑时,她会走到帕德玛河边静静伫立——对桥梁的热爱,让她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8年,桥梁拼装进入生产高潮。作为项目总工程师,魏明霞始终坚守施工现场,凭借丰富经验带领团队直面大量技术问题。她牵头开展生产关键工序的技术攻关,逐一攻克超厚钢板焊接、超大桁片立体总拼、3000吨整跨移梁等世界级桥梁制造难题。过程中,她提出的技术改进、合理化建议及各类“金点子”多达30余项,最终形成8项专利成果,确保桥梁拼装完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赢得外方监理高度赞誉,为桥梁建设的全面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从2017年首段钢桁梁交付,到2020年立体拼装完成、大桥合龙,魏明霞成为现场工作时间最长的女员工。其间,她也错过了女儿高考。令人高兴的是,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大学,还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桥梁梦想在两代人之间悄然传承。
2022年6月25日,帕德玛大桥通车。这座桥让该国西南部21个地区与首都达卡“无缝对接”,3小时的渡河路缩短至8分钟,彻底终结当地民众千百年“摆渡过河”的历史。
对魏明霞而言,看到这座凝聚着中国智慧与中孟合作力量的大桥通车,8年坚守有了最实在的答案。桥上车流不息的景象,既是对她和团队付出的最好回馈,也印证着“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发展的坚实步伐。
来源:秦皇岛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