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汛期降雨过程增多,张家口市桥西区、桥东区针对辖区防汛薄弱环节迅速行动,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区堡子里部分区域地势低洼,尤其是老旧平房易受雨水倒灌影响。连日来,桥西区防汛指挥部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低洼平房逐户排查,在每处平房门口有序码放沙袋,形成第一道挡水防线。针对部分地势更低、风险较高的区域,额外加装了可快速拼接的防洪板,进一步提升挡水高度和稳定性,有效防范雨水灌入室内。
桥西区堡子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柴立伟:
进入汛期以来,我街道防汛人员24小时待命,街道成立了20人的应急队,根据响应级别,随时开展抢险工作。每个社区均设置了临时避难安置点,安排专人负责转移后的保障工作。针对堡子里平房院落、老旧房屋较多的实际,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和风险点位进行了重新排查和梳理,社区每日对风险点位进行巡查,只要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各风险点位也都采取安装围挡、拉警戒线、张贴防汛安全警示牌等相关措施。对于低洼院落等这些容易积水的区域,我们全都布置了沙袋,安装了防洪板。对街道需要避险转移的人员有42户81人,现在都进行了网格化管理,实行AB岗制度,由两名科级干部,社区书记及两委干部进行包联,固定人员、固定车辆、按照响应级别及时转移避险。同时街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汛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小喇叭、微信群等渠道,及时推送预警信息,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入户宣传,提高居民对汛期安全的认识。
桥东区聚焦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将其列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排查中发现,部分老旧危房因年久失修,墙体开裂、结构松动,在强降雨天气下极易发生坍塌。为彻底消除隐患,桥东区住建、社区、应急等部门协同作战,连夜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确认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的危房进行拆除作业。拆除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周边拉设警戒线,设置警示标识,严禁无关人员靠近,防止意外发生。
桥东区红旗楼街道茶坊社区党委书记 居委会主任 李华琳:
茶坊社区是有一个这样的平房区域,是老旧平房,所以我们把它作为防汛的风险点位。我们摸排了这个平房区域有46户居民,大部分是老年人。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入户跟他们说防汛安全的一些措施。应急措施、救援自救的一些方式方法。我们网络员利用晚饭之后七八点钟的时间出来,摸排平房这块儿的区域,正好就是在8点多钟,我们工作人员走到这儿就发现墙体已经有裂缝儿了。已经有往外倾倒的一个倾向,所以第一时间联系到我,我们就逐级上报。第一时间联系住建,我们在9点多点儿,都赶到了现场。跟工人一块儿,把这个墙面都做了一个倾倒,等到天放晴以后,我们再把这个围墙做一个恢复和修葺。
目前,主城区防汛应急队伍均已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持续巡查重点区域,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