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佰工校区)签约共建挂牌启动仪式在秦皇岛市卢龙县石门镇举行。北京科技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焦树强,河北省工信厅钢铁处处长张晓辉,秦皇岛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康宇、秦皇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大江、秦皇岛市工信局局长肖起彪,县领导于忠林、刘晓东、钱志强参加活动。
图为7月21日,河北省卢龙县北京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佰工校区)签约共建挂牌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晓东说,这次挂牌,既是北科大“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实践延伸,也是佰工钢铁“实业报国”的使命担当,更是标注着卢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深耕产学研融合、共育栋梁之材的铿锵足音。县委、县政府将与企业继续携手同行,以最优服务护航发展,让人才智慧与卢龙实践擦出更多火花,焕发更强劲的生机。
河北省工信厅钢铁处处长张晓辉说,此次挂牌标志着校地企三方深化产教融合、服务钢铁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一步,更是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重大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智造强省”战略的生动实践。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校地企三方精诚合作,期待北京科技大学持续输出“硬核科技”,期待佰工钢铁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共同书写河北钢铁产业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的崭新篇章。
北京科技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焦树强肯定了佰工钢铁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高端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与佰工钢铁有限公司深化合作,是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于公司及周边行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双方共建行业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聚焦钢铁冶金、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订单式、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互聘,共同打造支撑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河北省、秦皇岛地区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国辉表示,佰工钢铁致力于走人才兴企之路,打造学习型、科技领先型团队,计划一年内招聘和培养50名博士、100名硕士,为所有在职员工和行业的有志青年提供丰富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渠道,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举措,使佰工钢铁成为人才的聚集高地。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管庄校区党委书记宁晓钧,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原浩代表双方签订《佰工校区共建协议》《捐赠协议》。
随后,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焦树强、河北省工信厅钢铁处处长张晓辉、秦皇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大江、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国辉共同为“北京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佰工校区)”挂牌。
图为7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焦树强、河北省工信厅钢铁处处长张晓辉、秦皇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大江、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国辉共同为“北京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佰工校区)”挂牌。
佰工校区是北京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河北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是探索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重要渠道,是改革人才培训培养模式,提升学员的创新精神、技术研究能力、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开展的教育形式包括各种形式企业定制的非学历培训,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升本以及北京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课程研修班。
北京科技大学因钢而生、依钢而兴,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始终坚定“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报国理想,建校70余年来,培养了包括7位党和国家领导人、47位两院院士在内的32万余高素质人才,赢得了“钢铁摇篮”的美誉。学校现有冶金、材料、矿业、科技史4个一流学科,建有26个国家级和9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一支由10名全职两院院士领衔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近年来,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组建以核心技术人员和驻站博士后为骨干的研发团队,累计推动120余项科技创新项目落地转化,获得65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中心、技术中心,推动多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等达成战略合作,研发出高寒地区冻土耐蚀钢、低密度钢,及自主研发的低合金高强钢,已在汽车轻量化、工程机械、建筑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记者:刘丹)
来源:卢龙县委宣传部